面对疫情挑对「思考框架」 做最佳决策

面对疫情挑对「思考框架」 做最佳决策。(示意图/Shutterstock)

思考框架出了问题,就可能带来灾难。关于这点,让我们以专家和决策者过去两次如何面对流行病疫情为例,解释挑对框架有多重要。

2020 年初,许多国家的公卫部门开始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警讯,但全球还不知道自己是面对哪种疾病的挑战。当时已知有七种冠状病毒会影响人类健康,感染率和致死率大不相同,有些冠状病毒只会引发普通感冒,但也有像是 SARS(2002 年至 2004 年爆发于亚洲)和 MERS(2012年爆发于中东)的病毒,引起的症状更严重、潜伏期更长,致死率分别高达 10% 和 35%。然而,全球过去就经历过冠状病毒疫情爆发,而且也像伊波拉病毒一样,最终得到抑制。

或许正因如此,虽然发现了 SARS-CoV-2 这种病毒,也了解它引起的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这项疾病,各国却不知道究竟要采取多激烈的应对措施。中国将武汉封城,这几乎是只有极权政体才会做、才能做的手段。义大利则是根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发现病例爆增。有一段时间,伦巴底的医院已经完全不堪负荷,医师不得不流着泪,为老年病人施打镇静剂,让他们可以走得比较安宁,也能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保留给年轻的病人。

这次也像是 2014 年世卫组织和无国界医师的情形,所有国家都取得同样的资料数据,但因为对新冠肺炎的思考框架不同,就会定出不同选项、采取不同行动,而这就影响了危机爆发后的结果。以英国与纽西兰为例,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思考框架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

纽西兰将新冠肺炎视同 SARS,采取的是加以「扫除」的态度。虽然纽西兰并未经历 SARS,但是该国卫生官员定期与台湾及南韩等受害地区的官员联系,发展出健全的疾病监控系统与政策。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纽西兰卫生官员立刻进入灾难应变状态。纽西兰总理阿尔登认为,反应过度总比反应不足来得好。她在 3 月向纽西兰国民表示:「我们现在只有 102 例,但义大利也曾经只有 102 例。」于是,纽西兰锁国、关闭边界,并且全力追踪所有案例的接触史。

与此同时,英国所采用的思考框架是认定新冠病毒类似于季节性流感,采取的是予以「减缓」的策略。英国卫生官员认为,新冠病毒总有一天会传遍全国,最后达到群体免疫。于是,英国很早就放弃了做检测与病例追踪,也比欧盟会员国更晚让学校停课、更晚禁止大型集会。一直要等到流行病学模型显示,新冠病毒会造成英国的国民保健体系崩溃,官员才终于决定全国封城。到了 6 月初,阿尔登总理宣布纽西兰已无新冠肺炎病人,但英国因新冠肺炎而丧命的人数达到五万人,是全球前几高。

两个国家,同样的资料,却因为不同的思考框架,而有了不同的行动。而结果也全然不同。

思考框架能协助我们前往想抵达的地方,但我们得先选定方向。这一方面令人放心,知道自己仍然有所掌控,但同时也令人想来害怕。思考框架虽然好用又强大,价值非凡、必不可少,但到头来,还是得由我们来做出选择。

(本文摘自《造局者》/天下文化)

【内容简介】

灰犀牛来袭 黑天鹅乱舞

《造局者》提出了令人着迷的解方

人人都可以成为造局者!

《大数据》作者群,眼见AI崛起、世局动荡,

再次提出他们最深刻的观察与解答。

Framer原意是起草美国宪法的那群人,

他们建立了联邦政府的「框架」,他们正是「造局者」的典型——

运用脑中的思考框架,在现实社会构建了可以实现梦想的体制框架,

他们展现脑中的思维格局,双手缔造了壮阔的新局。

对个人、社群、国家、或甚至是整个文明而言,

运用「建立思考框架」这种人类所特有的软实力。

才有机会对应最棘手的商业困境和社会议题。

【作者简介】

◎库基耶 Kenneth Cukier/作者

《经济学人》杂志资深编辑,《经济学人》每周科技播客Babbage主持人,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副研究员,《大数据》作者之一。

◎麦尔荀伯格 Viktor Mayer-Schönberger/作者

全球知名的英国牛津大学网路研究所教授,哈佛大学甘迺迪学院贝尔法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研究员,《大数据》系列书籍的作者。

◎德菲尔利科德 Francis de Véricourt/作者

欧洲管理科技学院教授,决策、模型暨数据中心主任,专精于管理科学和机器学习。

【译者简介】

林俊宏

台湾师范大学翻译研究所博士。喜好电影、音乐、阅读、闲晃,觉得把话讲清楚比什么都重要。译有《人类大历史》、《人类大命运》、《21世纪的21堂课》、《大数据》、《大数据:教育篇》、《大数据:隐私篇》、《大数据资本主义》、《我们可以选择的未来》等书。

《造局者》/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