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丰强:AI十年浪潮 台湾稳站硬体优势

联华神通集团董事长苗丰强强调,未来十年AI硬体装置端需求仍会持续增温。图/颜谦隆

联华神通集团(MiTAC Synnex Group)18日举行「神通50周年科技教育论坛(MiTAC 50th Anniversary TechDay)」,集团董事长苗丰强受访表示,地缘政治变化、拉回单一国家生产「是不容易的事」,产业生态系牵涉甚广且复杂,每个地区适合的生产样态并不一样,且强调此波AI浪潮台湾将站稳硬体产制优势,未来十年AI硬体装置端需求仍会持续增温。

但在此同时,苗丰强强调,过去产业界长期提到的「五缺」、甚至后来的「六缺」问题都是挑战,而软体应用面的人才需求也包含在其中,应思考如何将人才回流到台湾。

回顾科技产业发展,苗丰强表示,台湾电子业已不再局限于过往PC产业下的硬体周边相关制造,逐步透过垂直及水平整合,如软、硬结合以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建构起更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他也以台湾护国神山的半导体产业为例,不仅产业市值大,其产品产制复杂度和影响层面也都很大,从晶片、被动元件、各种零组件下游系统等整个供应链的复杂度很高,其中有很多制造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尤其是东南亚。

供应链全球化在过去50年已成型,这是一整个庞大生态圈,但在地缘政治因素下、或是川普新政府看似要朝重塑供应链、往单一国家地区生产的方向推进,苗丰强认为,这非但不容易,也应就实际产业状况考量。

对于生成式AI推进这波硬体需求的急速增长,会否在数年后因需求降温而出现泡沫化,苗丰强反倒认为硬体需求只会愈来愈多,同时对软体内容需求也会愈来愈大,两者相辅相成。

他进一步指出,从应用层面来看,呈现在终端设备上的使用/应用愈简单,不仅制造链的复杂度高,软体的设计也愈加复杂。台湾过去长期在资通讯领域培育的硬体人才,虽仍能持续具有优势,但在应用软体领域的人才恐是隐忧。

苗丰强表示,台湾长期以来有「五缺」,缺水、缺电、缺工、缺地、缺人才,姑且不论产官学界对于「第六缺」的定义皆不同,其中缺人才的部分,过去很多软体人才就被挖到国外、如美国去,现在要「回流人才」,他认为或可像开放人才输入的新加坡,从加强基础建设、交通、住房等生活环境和福利等等层面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