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东进西进 不如上进

前总统李登辉。(图/中时资料库)

最近,李登辉前总统的亲日言论,引起执政党及若干人士的挞伐,但也有少数的辩护之声,究竟孰是孰非?背后原因出在台湾的近代史是部占领、割据、殖民的血泪交织历史,加上世代的差异,个人生活经验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解读。就像瞎子摸象,摸到不同部位,感受则大不相同。

对年轻世代而言,二次大战年代已久远,他们较少接受战争历史的洗礼,从小耳濡目染的是日本漫画,受日本电视剧、动画洗礼,加上日本人彬彬有礼,科技进步,所以呷意日本,喜欢到日本旅游已成常态。

反之,中年世代念的是大陆的壮丽河山、中国的5000年悠悠历史,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等无一不是日本人的「杰作」,往事历历在目,自然会敌视日本人。尤其是大陆来台的外省人。

不过,回归历史,日本在台湾的大量建设、完整户籍制度的建立等,是诚心诚意,或者只是无心插柳的结果?

根据刘进庆教授在其〈台湾战后经济分析〉一文的探讨,甲午战争之后,台湾在日本的统治下;产业配合日本资本主义的需求,被重组成糖业与米作的特殊经济体系。但1930年左右爆发的经济大恐慌,为一重要分水岭,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也进行重大转换,此时,日本为世界大战预做准备,开始利用台湾做为日本南进基地。

由于南进政策目标的东南亚国家资源丰富,泰国的粮食,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橡胶、石油等,都是日本侵略世界的重要军需,而台湾则为其进犯东南亚的中继站。同时,也开始在台湾进行相关的道路、桥梁、水利建设,乃至电力、现代化工业的引进,以及户籍制度的导入。其次,除了工业化外,并透过社会面、精神面来彻底动员台湾本地资本与劳力为目标,「皇民化」运动也是在此时展开的。

因此,归根究柢,日本人对台湾的建设系出自于殖民主义及南进策略,以及展开世界大战布局的考量,是其达成战略的手段。所以,我们不需对日本人抱持太多的幻想。不过,也要了解日本人的实际、唯美国马首是瞻,且以强者为尊的民族性,除非台湾未来实力够强或愿意永远屈居其下,否则更进一步的合作仍有其困难。因此,老话一句,「靠人不如靠己」,毕竟「东进、西进,远远不如自己上进。」(作者为中华经济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