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权威徐泓勉中国史研究:不能认为事不关己

明清史权威徐泓近日受邀前往政大演讲,并以「明代的历史地位」为主题发表演讲,现场吸引大批中文系与历史系师生到场聆听。(政大提供)

明清史权威徐泓近日受邀到政大演讲,他演讲开始便以中国史研究为例,强调文史不分家的学术传统应持续保持与发扬,且学者在从事研究时,更该具备温情和敬意,「不能认为那是他国的历史,事不关己,这种缺乏认同的研究会宛如失根般失去活力。」

徐泓受邀前往政大演讲,并以「明代的历史地位」为主题发表演讲,现场吸引大批中文系与历史系师生到场聆听。

在演讲时,徐泓除了提及从事中国史该具备的研究态度,也说明了如何看待明朝历史,他从「明代真的如此糟糕吗?」作为问题意识切入,指出长期以来明代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代,但他提出数项研究成果,呈现明代不同于大众所认知的另外一面。

徐泓表示,首先是清朝皇帝对明朝的赞扬,以及明代时西方传教士对中国经济贸易和百姓生活富足的高度评价,透过人口统计等数据,陆续还原出真实的明代不仅在14至17世纪是全球最富强的国家,更是世界经济的中心。

徐泓说,明朝的文化发达,识字人口多,再加上「阳明学」提倡人人可为圣人,给予了市井小民自信,带动社会整体的进步。且在后期开放海禁,接受西学,并非闭关自守。

徐泓进一步指出,明代内政制度健全,国家机器能在皇帝长期不上朝的情况下维持正常运作。虽然推行中央集权,但明太祖朱元璋治国以安民为本,所颁教民榜文为近代东亚各国所采行。其治吏风格虽甚严酷,但仅针对臣属,在民权不彰的时代,不如此则无可保民。

徐泓也说,在民族政策上,明朝也坚持「再造华夏」,不占领他国土地(不征之国),如郑和下西洋不建立殖民地,而是维护航线各地的治安。凡此种种,皆足证明代是一个被误解的朝代。

徐泓最后强调,明代是一个多元的转型时代,在这样新旧杂陈的时期,后世对其褒贬不一,有不同的评价是很正常的。身为研究者,必须估量每个因素,在当时环境中的重要性,以及判断其可能的影响,才不会产生极端评论,以偏概全,失去了洞见历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