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用舞蹈看到音乐 大提琴家马友友:我不需演奏了

马克莫里斯将在6月携舞团与合奏团来台演出。(图/牛耳艺术提供)

记者林孝庭台北报导

纽约时报誉为「全世界最棒的编舞家」的马克莫里斯(Mark Morris),擅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音乐意境,让知名大提琴马友友1997年与他合作《巴哈灵感》系列时,看到他舞团排练过程也赞叹「我不需要演奏了,看你们表演就好!」而莫里斯即将带着舞团来台演出「莫札特之舞」与「浪漫之舞」,让古典乐中的音符幻化成更精采的视觉飨宴

马友友6岁便以大提琴演奏惊艳古典音乐界发展备受众人期待,但就读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却在未毕业前退学,转而进入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而这样的转折改变了他对古典乐的看法,认为以人类学的角度历史沿革,必须让更多人接受到艺术薰陶和灵感的启发,使得想法更全面宏观

马友友的观点反应在他和马克莫里斯的合作上,当莫里斯在心中模拟着舞者动作,并希望他要在弹到某个音节留下一个呼吸,透过各种沟通让舞步与音符巧妙结合;他发现马克莫里斯是个能透过舞蹈让音乐多加一层意境,呈现属于自己的创意,并非纯粹模仿音乐。

▲马克莫里斯擅长将音乐视觉化,让马友友也为他的演出而觉得感动。(图/牛耳艺术提供)

相较于一般现代舞团,使用预录好的音乐,让舞者依照固定音乐拍点跳舞,马克莫里斯反而是希望舞者有完整的音乐性素养,结合现场的音乐和节拍,舞者能将肢体动作更彻底融入音乐中。「音乐比跳舞有趣多了,所以我将音乐结合到舞蹈中,变成我现在的工作。舞蹈能让人看到音乐,但不是盖过音乐。」他让音乐视觉化,使得舞者充分将肢体、音乐节奏、舞步融为一体,增加演出的流畅度。

马克莫里斯用肢体舞出具体的音符,用身体力量透过自然的动作去推动肢体延展;音乐家也能透过轻重拍的弹性律动,避免重复、过度使用肌肉造成的伤害。牛耳艺术负责人牛效华表示,「以数三拍为例,不应只是呆板重复的数着123,而是应该以第一拍为重拍,用第一拍去带动后面的拍子,而自然产生力道循环。」

▲马友友形容马克莫里斯能用舞蹈呈现音乐意境中的力与美。(图/牛耳艺术提供)

马克莫里斯将在6月12日携舞团与合奏团,从纽约远道来台首演「莫札特之舞」,流畅悠扬的《十一》和《双重奏》以莫札特音乐为蓝本,舞出经典作品灵魂舞评盛赞为「莫里斯生命中最好的编舞之一」;《大二重奏》充满狂野张力,获誉为「莫里斯版本的春之祭」,将音乐与肢体线条合为一体,释放震人心魄的力量,14日首演「浪漫之舞」,以风格互异的《四足鼎立》、《跨越》、《节庆舞蹈》组成,展现音乐丰富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