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论道:如何守护“舌尖上的食品安全”?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淀粉肠问题,让食品安全这一“老问题”,又重新获得了“新热度”。尽管是部分无良厂家以次充好,结果却导致相关行业再度遭遇到信任危机。

在食品行业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尤为明显。食品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配方、添加剂以及具体的制作工序等,尽管有相关披露,但广大消费者仍面较高信息壁垒,面对如此之难的信息验证,往往只能选择“不吃”这个无奈却又最简单高效的办法保障自身权益。

面对此次信任危机,不少淀粉肠生产厂家与摊主选择“自证清白”。先有淀粉肠生产者主动出示证明书,再有生产厂家纷纷在直播中开吃淀粉肠,力证自家产品清白。很明显,部分无良厂家的问题,引发消费者对整体行业的不信任,导致大部分安守本分、合规经营的厂家遭到“误伤”,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消费者信任崩塌之后的“无奈自救”,既费时、又耗力,是市场经济中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引发的效率损失。

那么,究竟如何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再度发生?究竟应当如何兼顾“舌尖上的中国”与“食品安全的中国”?究竟应当如何引入机制设计来规范食品生产行为,重建消费者信任?面对这一连串的“灵魂拷问”,答案或许清晰可见:大力发展食品安全检测,实施食品源头及生产“全过程+全周期”可追溯,监管部门尽速制定行业标准,健全行业规范,对违法生产者予以“重拳出击”,维护消费者权益,彻底打破供需双方信息壁垒,增进相互信任,才是让生产者干得舒心、消费者吃得放心的治本之策。

应当看到,发展轻便、高速、快捷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发消费者能够自己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的创新型产品,既能够倒逼食品生产者自觉按照标准与工艺进行生产,又能够使消费者打消顾虑,放心购买。从本质来讲,革新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也是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其实也厚植于我们平日生活的一点一滴。使用先进技术,对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赋能,激发传统产业新动力,为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本就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义之一。

面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又一次拷问,食品生产厂家也要脱下神秘的面纱,通过“网络直播”与“透明车间”等形式,取信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