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用现代手段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新华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徐珊珊)作为今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主场,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展上,浙江展区以“治理现代化 食安钱江潮”为主题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和金融手段开展食品安全治理食品安全治理经验及成效。
2014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国已有67个城市分三批参加了试点工作。浙江省将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总抓手,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突出现代化治理理念,各地参与创建积极性高涨。继杭州和宁波第二批、绍兴第三批纳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范围后,金华、台州、丽水等地也相继提出创建申请。
据介绍,为保障食品安全,浙江省全面布局“三网六体系”,即构建安全责任网、电子监管网、社会共治网“三网”,建立健全监管执法、风险防控、应急处置、技术支撑、标准法规、社会监督“六大体系”,逐步实现食品安全监管从“被动整治”走向“主动作为”,从“事后救火”走向“事前防火”,从“人海战术”走向“智慧监管”,从“单打独斗”走向“社会共治”,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现代治理体系。根据“平安浙江”调查统计,2016年公众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感普遍达到86.6%以上。
一方面,浙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食品安全“智慧治理”。
为构筑食品安全的电子监管网,浙江省编制《浙江省食品药品安全智慧监管规划》,完成省级食品药品数据中心和实时监控、产品追溯、审评审批等七大平台,建成覆盖企业、产品、人员、监管等四大类领域的基础数据库47个、应用系统41个,采集有效数据近8亿条,初步实现源头可溯、全程可控、风险可防、责任可究、公众可查。
浙江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说,目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少,但监管对象数量多的矛盾突出,在增加监管人手比较困难的现实情况下,只能从智慧监管找出路。
另一方面,浙江还借助保险、信贷等金融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治理实效。
据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和督查处处长裴文良介绍,浙江的食品安全责任保险“领跑”全国,参保规模全国第一,其做法可概括为“六个一”,即建立一支队伍、提交一份风险评估报告、建立一个数据库、第一时间参与应急救助、简化一套理赔程序、设立一个公益资金项目。
浙江自2015年3月启动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工作以来,投保单位、保险规模快速增长,实现服务食品安全工作和促进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市场主体对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的接受度、参与度不断提高,保险机构的产品和服务日益优化,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的作用逐步凸显。
此外,浙江还开展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试点建设。比如,丽水市将食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情况纳入农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食品+金融”监管模式,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等措施,倒逼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强安全意识,取得明显成效。
裴文良说,从目前试点情况来看,食品安全金融征信体系建设对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发挥了较好作用,计划2018年将在省级层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