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老了只是不斷的失去?」72歲趙樹海坦然接納自己:好好生活不留遺憾

资深艺人赵树海参与董氏基金会《接纳,心不受限》老年忧郁防治宣导片,以登山健行来描述老后心境转变,接纳现在的自己,不因年岁而限制自我,熟龄依旧能活得精彩。 图/取自赵树海粉丝团

据内政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台65岁以上人口已达418万8千多人,若依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推算,台湾约有29.3万高龄人口罹患程度不同的老年忧郁症。董氏基金会过去调查也发现,国内71到80岁的长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有忧郁情绪,需要专业协助,但就诊率只有1.3%。

为推广老年心理健康,董氏基金会携手宝佳公益慈善基金会,出版书籍《退休后,我会去找你》,并邀请资深艺人赵树海拍摄《接纳,心不受限》老年忧郁防治宣导片,盼唤醒民众对老年忧郁症的重视。

董氏基金会董事长张博雅表示,据研究显示,将近三分之一的退休者患有忧郁症,迈向老龄、人生改变,不仅工作减少,朋友也一个个减少,尤其退休后的生活转变、身体功能退化与无价值感,是影响老年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

董氏基金会与宝佳公益慈善基金会合作,推广老年心理健康促进方案,出版书籍并邀请资深艺人赵树海参与拍摄老年忧郁症防治宣导片。 图/董氏基金会提供

「心情不好不一定是忧郁,但影响到生活就要有警觉。」精神科医师陈永兴指出,情绪就像天气每天有变化,偶而心情低落未必就是忧郁,但如果情绪低落持续14天到1个月,影响到工作、睡眠、社交、食欲等日常生活,就应视为忧郁症的警讯,寻求心理专业人员、医师的协助与诊断,「其实看精神科也没什么!」

陈永兴说,「退休」象征生活将有所不同,可能带来冲击与失落感,像是离开职场觉得不再有价值、收入减少、面对亲友或老伴逝去、身体毛病浮现…等,从情绪低落、想法负面消极,到不断抱怨、不想出门,产生忧郁情绪甚至罹患忧郁症。

他建议,不论是届龄退休或决定提早退休,在「财务」与「生活」都应有预先的规划与准备,并保持「好奇心」持续学习,才能减少退休带来的失落感和影响。

图/取自赵树海粉丝团

参与拍摄的赵树海在片中本色演出,以攀登高山力不从心来譬喻:「难道老了,只是不断的失去吗?还有什么是可以企盼、可以改变的呢?」但在接受同行年轻人的协助后,才体会人生就像攀登一座高山,登顶却不是唯一的目标,「重要的是理解自己能够随时做出调整,放下也许比坚持更需要勇气。」

他分享,大概50岁开始渐渐体会「老」,像是事情忘记了怎么都想不起来,拿细小的东西变得不再容易,或是舀了1杓奶粉一半会倒在杯子外面…等,视觉、触觉等生理功能的退化,让我们有「老了」的无助感,埋怨自己为什么不会但也不敢请人帮忙。

赵树海建议,大家提早规划老年生活,25到65岁按照规划逐步实践,把握每一次感受,所有听到、看到、闻到、尝到的,都是人生的宝藏。

他说,过去汲汲营营拚命往未来目标冲,过程完全忽略,现在才懂应该多看看周围的人事物。「就像走在沙滩上回头看自己的影子和脚印,影子像是我们的心灵,看着影子走路时,沙滩脚印有深有浅、有直有歪,体会过去,回顾检讨而不缅怀或灰心丧志,,老后较不会留下遗憾,能无忧虑的面对生命,及好好的生活。」

公益代言拍摄《接纳,心不受限》宣导片的赵树海,与主持人陈淑丽分享保持正向心态面对老化的秘诀。 图/董氏基金会提供、取自赵树海粉丝团

《退休后,我会去找你》书中受访者杨家才则分享经验说,自己62岁那年突然中风,出院后讲话不清楚又无法自理生活,觉得挫折、无助,在太太、儿子鼓励下才重新振作。

「我还年轻,人生不能就这样结束,一定要尽量处去走走。」杨家才生病前就曾跟太太提过一起环岛的梦想,因此在医生鼓励下,即便「以轮椅代步」,也能实践和太太到处旅行的退休梦想。

如同影片中所说,时间如同握在手中的沙子,抓不住也握不牢,变老是种自然现象,面对老化的必修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转念不是放弃,而是放下执念」,在老后放慢脚步,享受过程,接纳就能让心不受限,攀过那座忧郁的山。

│更多精选推荐↓↓↓

本文转载自《幸福熟龄》,原文为:放下比坚持更需要勇气!72岁赵树海「接纳老」让心不受限:提早规划退休生活,老年不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