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大容易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當心「假性」失智症來襲!

忧郁会引起「假性失智」,若未及时治疗,症状恶化,脑部神经也会受到损伤。 图/123RF

● 被害妄想是老年忧郁常发生症状

● 忧郁症是失智症的早期征兆之一

● 失智症患者对健忘、记忆衰退没有感觉

「医师,我最近常忘记事情,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我父亲的脾气变得很暴躁,觉得邻居都在讲他的坏话,是失智还是其他精神疾病呢?」三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谢嘉娟说,当经历重大压力事件,容易引发忧郁情绪,对周遭人事物的兴趣明显减退,渐渐地失去活力,专注力和判断能力也下降,如果久未痊愈,认知功能会跟着变差,让人误以为是失智了。

身心状况急速恶化 恐是老年忧郁

老年忧郁是失智症的早期征兆之一,当家中长辈乱发脾气、无理取闹时,先别下「上了年纪都会这样」的定论,找出是否因生活改变、慢性疾病影响造成的。忧郁会引起「假性失智」,若未能及时得到治疗、症状逐渐恶化,脑部神经也会受到损伤。

谢嘉娟指出,有些患者对健忘感到不安,主动求诊主述困扰的问题,但真正的失智症患者是无法察觉到自己的记忆力衰退或下降,忘东忘西不自知,而且会把旁人的提醒和好意想成负面的攻击。

好发于65岁以上长者的失智症,并非正常的老化,其症状为记性变差、反应变慢、变得消极、无法完成过去可以胜任的事情,也会出现健忘和妄想。老人忧郁和失智症的症状相似,常被搞混而错失治疗时间,要分辨两者的最大关键是「病识感」。

谢嘉娟表示,许多长辈很坚持「自己没有生病」,不承认自己有问题,甚至妄想是其他人要加害于己,种种情绪、精神行为加重照顾者的压力。

三总老年医学科主任谢嘉娟提醒注意老年忧郁。 图╱谢嘉娟提供

得舒、地中海饮食 抗忧郁防失智

除了病识感,忧郁导致的记忆力下降可经由提醒想起来,而失智症患者则是怎么刺激也无法达成记忆目标,有此情形应尽早前往精神科、老年医学科评估诊断。谢嘉娟说,睡眠是影响情绪的重要因素,长期睡眠不足易引发自律神经失调,影响脑内代谢,相对提高失智的风险。

谢嘉娟指出,不良生活习惯也会提高罹患失智风险,例如:三高、肥胖,容易引发血管型失智症;头部外伤、忧郁症跟神经退化的阿兹海默症相关。

民众最常询问:「老年忧郁与失智症到底该不该吃药?」谢嘉娟建议,以药物为辅、非药物为主,最好多参与社交活动或是外出运动,增加人际互动的机会。在饮食建议食用结合得舒饮食和地中海饮食的「麦得饮食(Mind Diet)」,强调多吃原型食物,选择全谷类食物、限制高饱和脂肪食物及精致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延缓认知功能退化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