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化害的… 研究:野兔伪装变致命负担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对于北美洲野兔而言,必须靠伪装融入周围环境躲避追捕,但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野兔的伪装技巧可能无法跟上生活环境改变的步伐

▲研究显示,野兔的伪装技巧可能无法跟上生活环境改变的步伐。(图/翻拍自news.sciencemag.org)

中国科学报》报导,野兔会季节性脱毛,冬天穿上白色外套,夏天露出斑驳的棕色皮毛,进而帮助牠不被捕食者发现。过去10年来,美国蒙大拿大学野生动物生物学家米尔斯(L.Scott Mills)致力于洛矶山脉雪靴野兔研究,他发现这种动物正在变得更醒目:在棕色环境中发现白色野兔。

气候变化可能是主要原因,这种动物可能在错误时间开始从土褐色变成雪白色,反之亦然,这样一来,牠们就变成捕食者的目标;换言之,气候变化让野兔的保护色救命的伪装变成负担。

过去在3年间,米尔斯及同事在蒙大拿西部的一个地点,每年选择50只野兔装上无线标签进行监测;这3年的气候极具代表性:2010年十分温暖,冰雪覆盖时间仅160天,2011年却相反,是有记录以来最冷的年份之一,冰雪持续存在190天。研究人员每周都试图找到所有标记动物,并分析牠们的毛色与生活环境的匹配程度

米尔斯和同事在近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中提到,这种动物换毛的时间相对固定——10月10日和4月10日。「无论地上是否有雪,这种换毛都会发生。」「牠们亟须拥有加速或刹住颜色转换的能力。」

研究小组还使用十几种气候模型预测该研究区域2050年至2099年间的气温和冰雪持续时间结果显示,到本世纪中叶,冬季可能缩短一个月,到本世纪末,可能缩短2个月。如此一来,到2050年,野兔与环境不匹配时间就长达3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