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净零排放 电动运具抢先行

台湾全力迈向2050净零排放目标之际,电动机车将成为一大助力。图/本报资料照片

「2050净零排放」已成为台湾中长期最重要的政策方针,台湾智慧移动产业协会(SMAT)表示,感谢政府将「运具电动化及无碳化」纳入12项关键战略,但具体目标的推动应更加积极。因此SMAT于16日提出「台湾要净零 电动运具抢先行」的倡议,并呼吁蔡英文总统在迈向下一个执政年度,产业界希望政府能更前瞻性的宣示「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展现台湾推动2050净零排放的决心。

同时跨党派的四位立法委员:王婉瑜、洪孟楷、黄秀芳、蔡壁如,分别提出各部会订年度电动化目标、提升减碳凭证诱因、推动电动运具向下扎根、气候变迁法纳入禁售燃油车时程等建言,呼应SMAT的宣示,共同推进台湾净零排放的愿景。

《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中,运输部门已将「运具电动化」列为推动主轴,明确设定 2030、2035、2040年,电动机车市售比分别达到35%、70%及100%的明确目标。SMAT秘书长郭锦程表示,非常肯定政府愿意以具体目标擘划长远政策,展现出国家领袖的眼界与高度。因此电动运具产业界进一步将政府的三阶段目标视为「短期冲突破、中期要加速、长期拚达标」,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言。

针对「短期冲突破」,SMAT指出,2021年 COP26决议,2030年全球要减碳45%,但从台湾目前规划在2030年前减少碳排量20%至25%来看,显示政府可以更加积极,因此SMAT提出两项建议,第一是「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第二是「2030电动机车市售比达50%」。

SMAT进一步分析,台湾是机车王国,目前电动机车的研发能力也是世界之冠。就在台湾全力迈向2050净零排放目标之际,蔡总统若能登高一呼,喊出「2024电动机车破百万」目标,不但是台湾减碳工作的重大突破,更能宣示政府达成净零排放的决心。

郭锦程表示,电动机车是台湾目前技术发展最成熟的电动运具,因此政府可积极的把2030年电动机车市售比从原本的35%拉升至50%,新的目标更贴近国际能源总署(IEA)建议的「电动机车市售占比达80%」目标,与国际接轨;且未来八年的电动机车市售比只要每年增加4.3%,2030年就能达成市售比50%,是非常务实的阶段性目标。

另一方面,行政院版《气候变迁因应法》草案,新增「公正转型之推动」。SMAT表示,产业界了解公正转型、务实转型的重要性。若依 「2030电动机车市售比50%」的目标,2030年的市场总量只有两成是电动机车,市场上仍有八成的燃油机车,现有机车行将有充份适应调整空间,是非常适切的转型目标。

SMAT表示,外界有许多关于净零转型的错假资讯,会让民众对产业界产生误解。SMAT举例,民众对于电动机车的误解包括「价格高、维修难、会缺电」。但根据经济部统计处所提供的机车销售量及销售总价资料,电动机车的平均单价已逐年下降,可见电动机车业者即使面临政策的压力,仍致力于降低民众购车负担。

再者电动机车的维修越来越普及,在行政院、经济部、环保署、劳动部的大力推动下,全台已有超过4,000家传统机车行受训,也代表台湾的车行老板看见未来转型电动化的契机,若各大油车厂能够持续投入电动机车的发展,电动机车的维修保养服务只会越来越方便;另外电动机车是否会导致缺电,若以交通部、能源局、台电的资料计算,即使全台湾的机车全数转换为电动机车,每日用电量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139%,不会造成缺电的风险。

SMAT最后呼吁,今(2022)年是县市首长的选举年,许多地方政府已开始制定健全低碳运具的使用环境、订定公务机关的电动机车使用目标等政策。期盼县市首长候选人都能提出电动运具友善使用环境的相关政见,让市民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更健康、更智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