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传销成员学习经验后自立门户,三年圈钱近十亿

(原标题:判了!传销成员学习经验后自立门户,三年圈钱近十亿)

加入传销学习经验后自立门户

“被告人赵某之前在别人那里参加了一个传销组织,然后这个传销组织垮掉了。他就认为他们主要的问题是那个产品太次、太差了。他就总结了那里失败的经验教训,改进了一下,发展成了自己的传销模式。他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产品档次提高了,线上线下都有,在超市里面都有他的产品。”宁乡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员额法官夏霞表示。

线上商城线下会员服务中心

处心营造“靠谱”感

以0投资当老板为噱头

构建104级传销“金字塔”

▲长沙存爱珠宝有限公司产品以及产品证书

开发虚拟货币IAC

编造“上市”谎言

记者:刘浩  编辑:嗦嗦

推荐阅读:

22岁"网红董事长"引质疑:号称78亿身家 广州7套房

靠谎言、靠收割别人换来的“水晶鞋”,总是脆弱的。

视频截图。

文 | 和光

近日,网红张某如因一则“22岁网红董事长回应质疑”的采访,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1998年出生于广东湛江雷州的张某如,号称全网最年轻的董事长。13岁外出打工,19岁“爆红”网络,“78亿身家”“广州7套房”是网友讨论她的标签

媒体报道,2015年,17岁的张某如在短视频平台开设了名为“小小如”的账号,一开始靠表演胸口大石土味视频,迅速积累了一批粉丝

19岁时,张某如开始创业,开服装店、做模特,成立了以姐妹三人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和线下实体店;同年,她创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做起了微商,截至目前,她在几大平台的合计粉丝超千万;更有媒体报道,其化妆品公司已经从20人发展到100名员工。

与其公司规模扩大伴生的,是网络上对她涉嫌传销敛财、虚假宣传、产品劣质、造假炫富等问题的各种质疑。

▲视频截图。

张某如“收割”的是比她更弱势群体

在这个注意力就是卖点的时代,网红张某如行走江湖、挥洒自如的“三板斧”,并没有格外的出奇之处,本质上还是一条“打造人设-炫富吸粉-贩卖成功学-诱惑粉丝交钱成代理”的老路。

微商动辄喜提玛莎拉蒂的路数,她有;微商搞分级代理的模式,她也有。

这位满打满算只有22岁却早已“誉满江湖”的“小小如”,在熟悉配方的包装下还是走出了一条豪车是租的、所谓的“7套房”只是两套付了十几万首付的30平小公寓的“如式翻车路”。

即便如此,借助平台力量拥有千万粉丝的张某如,还是凭借其励志人设,吸引大批粉丝成为她的代理。

网上曝光的资料来看,张某如的代理多是学生、宝妈群体: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甚至尚未成年,生存技能较差,但又面临较大的生存困境,渴望通过努力给自己的家人带来好日子。这当然并非偶然——她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张某如的影子。

除了长相清纯、吹牛不打草稿,外界对张某如印象最深的,恐怕还有她强烈的企图心

事实上,无论是面对媒体采访,还是在一股浓烈PR味的公众号推广文章里,她都表达了想成功、想出人头地的愿望,因为“过了太多的苦生活,所以很喜欢赚钱”, 毫不讳言“觉得钱很重要”。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现实生活给她的无力感。父母都是出卖体力的普通劳动者,家里孩子又多,家庭出身和教育背景都无法给张某如人生助力,还会“拖累”她。

一路摆过地摊,做过“厂妹”、服务员、销售,13岁就出来打工的张某如一心想着创业,因为“不打工也没钱”、“打工好几年仍然存不到钱”,小学没毕业的她,几乎是无师自通学会了通过互联网包装自己。

通过左手故事、做假图,右手做贴牌产品、升级微商模式,张某如成功具备了可以“割韭菜”的资本,让她可以毫无顾忌地“挥起镰刀”。某种程度上,无论是学生还是宝妈,她们都是比曾经的张某如更弱势的群体。

从很多代理爆料的情况来看,张某如所谓的“一对一重点培训、介绍人脉资源、一起创业”,其实只是诱导粉丝的话语,她真正精通的,从始至终只有做假图、制造幻象这一个招式。

而从不少人曝光的行业潜规则来看,她所谓的化妆品品牌看似高大上,但大概率也是找代工厂家生产的贴牌产品,画着精致妆容拿着自身品牌旗下各类化妆品打广告的张莫如,仍旧只是在讲故事。

很多张某如的代理可能想不到,当她们为卖的产品卷入烂脸纠纷时,她们本身或许才是真正被瞄准的“产品”——不少业内人士指出,这里面所涉的三层加盟级别模式已涉嫌传销。

紧跟而来的代理要求退货退款惨遭拒绝、双方翻脸的戏码,也就不再奇怪。在网上,控诉张某如的维权视频与网帖,也是一拎一大堆。

▲视频截图。

韭菜割多了,终有翻车时

张某如的很多做派,很难不让人想起此前的“名媛流水线”,她的宣传话术,也像是微商版的“凡尔赛文学”。

只不过,现实早已为夸(xu)张(jia)的营销标上了价码。

21岁时“78亿身家”,力压“空调女王”董明珠,却跟女富豪榜无缘,编造这样的“创富奇迹”,无异于给自己立了块醒目的靶子。

贴“全网最年轻董事长”的标签,也是完全不懂那句话——树大易招风。

而那种多级分销的模式,到了“传销免疫人群”那儿,也是低级得不能再低级的老套路

说起来,张某如只是同类人群中的一个典型,她只是表现得更浮夸些。

她不是第一个,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这也提醒我们,一个小网红的奋斗翻车史可能不值一哂,但背后所折射的某些生态却不容忽视。

就在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微商电商、网络直播等多样化的自主就业、分时就业。

相比传统电商,微商有着门槛低、成本小、传播广等优势,对于拥有弹性时间的年轻妈妈群体而言,原本是容纳她们就业的广阔天地。

可就目前看,无论是杀熟还是搞传销,有些从业者都走歪了、跑偏了。Ta们太急切地从中掘金,却罔顾违规操作对应的现实代价,也不顾行业的长远发展。

如今代理们的维权被张某如视为“黑粉攻击”,她的诸多行为也被解读为洗白、卖惨。

在“诈骗犯”与“黑粉攻击”的相互攻讦螺旋中,各方也不妨诉诸法律,在法律的框架下定纷止争。考虑到眼下曝光帖、控诉声纷至沓来,有关方面也宜加强监管,对其涉嫌传销、产品质量等疑点进行一揽子调查,维护消费者利益。

22岁的张某如还太年轻,还有资格做灰姑娘的梦,只是总有一天她得明白——靠谎言、靠收割别人换来的“水晶鞋”,总是脆弱的。

□和光(媒体人)

22岁美女董事长,创业4年身价达78亿,网友:“逆袭人生”全靠编

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手机,于是乎网红、主播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毫不夸张地说,一些知名主播,一个月就能赚上千万。今天故事里的主人公,也是从网红发家,18岁开始创业,如今22岁的她,已经从农村姑娘“逆袭”为身价78亿的董事长。

张曼如,1998年出生于广东一农村家庭,家里共有5个孩子,张曼如是最小的那个,由于全家人都靠父亲一人养着,所以生活十分困窘,为了减轻父亲的压力,张曼如13岁就选择辍学,外出打工。

由于没背景,没文凭,张曼如只能当服务员、发传单,甚至是流水线上的女工,什么脏活累活她都做,只要能赚到钱,补贴家用。也正是因为这段辛酸的经历,让年幼的张曼如更加渴望成功,她做梦都想成为人上人,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17岁那年,张曼如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短视频。短视频如今有多火相信不用笔者多言,许多某音网红,随随便便一条视频点击量就能破百万,年收入破百万,甚至破千万都不是问题。不过当年的张曼如并不知道,自己也会成为其中一员。

刚开始拍摄视频时,张曼如不知道从何下手,便拍摄自己身边的事情,但很显然,根本不能吸引大家的眼球,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张曼如突然被“点醒”,她开始拍摄胸口碎大石、用屁股坐烂西瓜、徒手劈榴莲等等博人眼球的视频,很快,她便跻身于“短视频达人”之中。

同时张曼如也是个很“聪明”的女孩,她知道光拍这些土味视频博眼球是不够的,于是时不时又拍点“辛苦打工、孝顺父母”的视频,很多人看后,纷纷为这个“坚强、乐观、孝顺”的女孩点赞,几年下来,张曼如全网粉丝突破1000万,赚得盆满钵满。

但很显然,张曼如并不满足于当一个“短视频网红”,后来,她用这些钱和几个朋友一起开了家服装店,接着搞投资、买豪宅、开豪车,2017年,她还创立了自己的化妆品品牌,名叫“诗如雅”。而如今的张曼如,已有7套房产,身价更是高达78亿。

故事发展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觉得张曼如是一个非常励志的姑娘,一步一步从农村姑娘变成了女老板,但很可惜,在品牌创立之后,张曼如便走上了一条歪路——通过微商渠道卖货,并不断让粉丝“加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受骗粉丝纷纷曝光张曼如的事情,他们表示,自己关注张曼如很久了,觉得她是个信得过的姑娘,便想加盟她的品牌,结果参加了培训,交了钱,到最后才发现被骗了(其中一个宝妈被骗了6.6万元)。

很快,诗如雅旗下的产品也频频曝出质量问题。后来人们一查才知道,张曼如的许多“人生履历”,都是编出来的,什么广州7套房,什么创业4年身价就达到78亿,就连她的“劳斯莱斯”,都是在某租车行租来拍照的,统统是“吸引粉丝”的噱头罢了。

写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以前同样火遍全网的“水泥西施”,当年她声称自己的丈夫身患癌症,为了给他治病,“水泥西施”张芳芳每天搬运50吨水泥,背都被压弯了……那时候无数好心网友看了她的视频,纷纷给她送东西、打钱。

结果经过调查,发现这一切都是骗人的!都是张芳芳背后的团队策划的,什么患癌症的老公,根本子虚乌有,她每天只要来“拍摄场地”换上脏衣服,全身抹上水泥灰来拍视频就行了,事情一曝光,“水泥西施”便遭到全网封杀,从此消失在众人视野里。

在此,笔者想再次呼吁,广大网友朋友们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被这些网红打造出来的“人设”所欺骗,同时也希望有关部门早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好好整治一下乌烟瘴气的网络环境,以及这些欺骗大众的人!各位读者朋友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