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政策牛步 全民电厂变拖油瓶

各部会极力推动绿能及再生能源,图为长兴净水厂太阳能板。(北市产发局提供/张颖齐台北传真)

政府积极推动再生能源,经济部订定2025年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0%政策目标,去年要达到12%,但能源局去年9月推估只能达到7.11%。审计报告更指出,太阳光电、绿能屋顶、风力发电等计划,均未达预设目标,要求能源局积极推动并妥善检讨缺失。

再生能源两大主力来源,分别是离岸风电与太阳能,国民党立委曾铭宗说,2018年到2020年间,太阳光电实际装置容量严重落后,屋顶型达成率53.81%,地面型仅38.76%,进一步细看各部会执行状况,虽然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达成率为原设定目标的2倍、国防部也达到1倍多,但科技部仅35.2%、交通部33.24%,显示该计划推动效果不佳。

除建置太阳能发电装置,也需并网才能将电能送上台电电网。曾铭宗表示,截至2021年7月底,等候并网,需时半年内高达309件,超过半年到1年内有301件,超过1年到2年内有389件,超过2年则有163件。另外,截至2020年底,离岸风电累计装置容量未达预期的2成,他呼吁政府督促开发商兼顾品质及工安,适度提升风场工程进度。

此外,近期地热发电议题受关注,但因缺乏相关专业、审查搁置,与在地居民沟通也出现问题,使得民间却步。民进党立委洪申翰认为,主要是受限现行温泉法规,主张设立地热相关专法;民众党立委蔡壁如也认为,地热能源是可以推动的再生能源方向,但开发涉及探钻等问题,立法院下会期将会邀请专家学者及立委共同讨如何立法。

国家推动能源转型政策,绿能发展备受重视,近期更掀起一波公民电厂投资风潮。虽然促进大众参与绿能投资的美意当然值得肯定,但针对第三型公民电厂,也就是透过网路,由募资平台提供大众认购光电板营运发电的「全民电厂」,却因主责机关不明,导致消费者权利受损,甚至扼杀民众投资绿能的好意。

民进党立委郭国文认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问题是主责机关不明确,到底是「认购」光电板(能源局主管)还是「投资」光电板(金管会主管),界线模糊,政府互踢皮球的结果就是消费者倒楣,更让全民电厂变成绿能促参的拖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