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复苏致芯片短缺 供应链谁来买单?

(原标题:汽车行业骤然复苏致芯片短缺 供应涨价谁来买单?)

过去的一个周末,德国大众汽车大陆集团以及博世集团等汽车及零部件巨头不约而同地发声,预警用于汽车制造的芯片短缺可能会影响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汽车生产,而且这种影响将会一直持续至明年。主要的汽车芯片制造商已经表示,正在扩大生产同时提高芯片的价格,以应对这种供需失衡的情况,但汽车主机厂预计很难接受涨价。

中国汽车市场复苏大幅好于预期

大众汽车(Volkswagen)周五表示,新冠疫情使得全球汽车电子元件所需的一些芯片供应受到影响,这令中国整体的汽车生产可能面临中断威胁。大众汽车方面声明称:“由于中国市场的全面复苏导致需求上升,情况正在变得更加严重。”

大众汽车强调,这是中国整体汽车市场面临的状况,而非大众汽车一家公司。大众汽车还表示,它正在密切监视局势,并已开始与供应商协调以采取适当的对策。大众汽车在中国与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和安徽江淮汽车集团(JAC)都拥有合资企业

周日,大众汽车的供应商德国大陆集团就目前全球汽车行业的芯片供应情况向第一财经记者做出详细回应。大陆集团方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暴发的新冠疫情发以及由其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汽车市场产生剧烈波动。而在经历了新冠危机初期的行业封锁后,汽车行业,尤其是中国汽车市场,目前的复苏情况远超数月前的市场预期。”

根据中汽协数据,截至本月,中国汽车产销已连续7个月呈现增长,其中销量已连续6个月增速保持在10%以上。市场预计,中国今年前11个月的汽车销量可能达到2200万辆,同比下滑3%。

大陆集团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复苏大幅好于预期的情况给供应链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尤甚。“半导体厂商已经开始着手扩大产能来应对突然增加的供给需求,但考虑到半导体行业正常的交付时间,目前供应短缺的情况将在6至9个月的时间内改善。”大陆集团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该公司预计,这种芯片供应紧缺的严峻形势将一直到2021年。“我们正在与多家供应商保持非常密切的沟通和协调,一些供应商已经开始调整产能。但是半导体的供应链很长,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最终实现产能的增加。”

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的加速,汽车制造业正在越来越依赖芯片,汽车半导体很多是由欧洲厂商生产 ,其中以德国英飞凌(Infineon)和荷兰恩智浦(NXP)最大,这些芯片能帮助汽车解决从引擎能耗管理到辅助驾驶功能实现的问题

根据2018年的市场营收统计数据,目前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车半导体厂商分别为英飞凌、恩智浦、瑞萨电子、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STM)。五家半导体厂商市场占比依次为11.9%、10.8%、8.1%、7.3%和6.9%。

英飞凌方面已经表示,正在增加投资以扩大该公司在奥地利的芯片新工厂的产能。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已经考虑到2021年汽车产量将比预期实现一定的增长。因此,我们将调整我们的全球制造能力。”

厂商涨价车企恐“不买帐

芯片需求的骤然上涨令市场措手不及,也是行业机构始料未及的。今年上半年,一些机构还发布悲观预测,认为汽车半导体市场可能受到汽车市场整体的下滑的冲击

麦肯锡今年上半年曾发布预测报告,称今年全球汽车市场但需求会大幅下滑,这将导致半导体供应商今年的整体市场规模下滑10%至27%,但由于半导体供货周期长,供应商在下半年晚些时候才会感受到这些影响。

IDC报告也曾在早些时候预测,疫情对全球汽车市场的冲击将导致今年汽车半导体市场增速放缓至2.7%,整体市场规模约为384亿美元。

恩智浦近日传出涨价消息,以应对材料成本的“大幅增长”和芯片的“严重短缺”状况。已经有客户收到恩智浦的通知,称为解决供应商带来的不可预见的成本增长,公司“很不情愿地”提高所有产品的价格。

对此,恩智浦中国方面没有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的问题,但表示:“我们总是会帮助客户解决供货问题。”市场预计,未来一年,晶圆供应将持续紧张,恩智浦产品涨价幅度或从5%起跳。

日本半导体制造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也于11月30日向客户发送提价通知,称由于原材料和包装基板成本增加,拟上调部分模拟和电源产品价格;并解释称,公司近期面临库存、成本增加压力和产品运输风险,不得不上调价格来保证这些产品得到持续的投入和生产。瑞萨的价格调整将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

瑞萨还称,随着传统旺季的到来,第四季度终端增量状况明显,目前瑞萨工厂基本超负荷工作,但产品交期依旧未见缓和。排单交期至少在16周至20周,部分物料甚至排到30周,预计缺货趋势将延续至明年第一季度以后。

德国另一家汽车供应链巨头博世(Bosch)集团中国方面人士也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某些零部件的供应链可能出现瓶颈,但对我们集团的整体影响不大。”

一家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芯片供应链紧张已经成为行业里热议的话题了,对整个行业都是有影响的,不是某家厂商的问题。但各家厂商所面临的冲击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包括大陆汽车在内的汽车一级零部件供应商(Tier 1)由于供货量大,是最先能感受到汽车市场需求的变化的。一级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包括车内必备的摄像头和雷达等,这些大厂近期产线的整体制造负荷正在不断拉升。

而较小的一级供应商和二级供应商目前反映出来的需求变化尚不明显。一家国内生产高级辅助驾驶系统(ADAS)和摄像头的零部件厂商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芯片从第四季度以来供货一直较为紧张,目前我们的供需仍然较为平衡,没有出现供应不足的情况,但明年的供应短缺问题估计会逐步显现。”

上述高管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零部件产品要涨价估计很难,一般的主机厂都不会接受涨价。我们作为供应商夹在中间最难做。”

对此,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郑赟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认为主机厂会把这部分成本吸收掉,现在主机厂都在由传统电力总成向新型的电子系统架构转换,还没有到完全以自动驾驶为主的汽车业态,所以对主机厂来说要吸收这部分成本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另一位前大陆集团中国技术部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主机厂和供应商应该会共同承担增加的成本,行业的马太效应会进一步显现,对于一些小型的供应商而言,可能会较难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