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孩子当一个“伪学霸”

高考模拟考成绩下来了,小明望着自己的成绩单陷入了沉思。

经过近一两个月高强度的突击,这次模拟考的成绩的确比上一次更好了。

当然,提升的很有限,或者叫不及预期。

小明一直是个学习很努力的孩子,因为高考临近,加码是必须的。

那么问题来了,小明这段时间加码的努力,和这个“提升有限”的考试成绩本身,到底存不存在因果关系

1

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实际上都在关心一件事:我如果这么做,是否会得到一个更好的结果

这个问题家长会问,老师会问,做学生的当然也会问自己。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就是说,线性思维的种子是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埋下了。

什么叫线性思维?简单解释就是有因必有果,或者有果必有因的一种思维方式。

这样的思维应用到一个学生身上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小明第一次考试只得了60分,老师说,如果你每天多学习一个小时,下次考试一定会进步,小明照做了,第二次考试果然进步到了70分;

老师又说了,如果你每天再多学习一个小时,下次考试还能再进步,小明照做了,第三次考试果然又进步到了80分;

这下小明似乎找到了提高成绩的窍门,这次他主动要求每天再多学习一个小时,第四次考试,他考了78分。

必须承认小明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但他和开篇那个即将高考的小明一样,遭遇了“一分耕耘半分收获”甚至“没有收获”的困境。

很少有人告诉孩子这是怎么回事,甚至绝大多数家长自己也没搞清楚问题出在哪里。

“每天多学习一个小时,考试成绩就更好”,这是一个典型的正反馈:任何一个对学习还保有热情的学生,正反馈就是他的氧气

学生时期的反馈机制相对简单:好好学习,就会做题;会做题,成绩就好;成绩好了,家长老师就表扬器重你,你就成了别人家的孩子;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你就有优越感;有了优越感,下次你会更努力的学习。

学生时期的反馈机制周期还短:比如周期一个月的单元考试,某次单元考试成绩优秀,对某些学生来说完全可能是一次斯大林格勒战役,因为没过多久,期中考试来了,然后又是期末考试,总之那次单元考试余勇可贾。任何一个学生,一年至少有四次机会去检验自己的努力是否有回报。

没有一个学霸不是这么走过来的,他们管这个叫“路径依赖”。

2

路径依赖不是什么高深的概念,其实说的就是两个字:惯性,一种和物理学惯性类似的,“人文社科层面的惯性。

一个学霸在他成功的学生时代,通过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就会形成一种正向的路径依赖。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那个主动“加练”一小时的小明,如果第四次考试考了90分,也许他将从此开启自己的学霸之路?

所以学霸们真的都是天生的吗?除了极少数天才之外,毋宁说大多数的学霸都是正反馈的幸运儿,都是那个第四次考了90分的小明。

然而现实是,那个本来已经看到成功彼岸的小明,在第四次考试意外翻船了。

故事到了这一步,就可能出现各种结局,比如满心希望却遭到沉重打击的小明又慢慢的滑向了60分,或者,他再也不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种话。

老师要面对太多学生了,可能很难注意到小明一个人的故事,而小明的父母,如果稍有疏忽,也很难觉察到小明起起落落的根源。

然后小明沉沦了。

你看,如果学习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那么这件事有一个不对等的地方在于:更努力的学习并不必然带来成绩的提升(也就是正反馈随时可能被打断),但不努力学习则必然滑向深渊

我们习惯于将这些滑向深渊的孩子,叫做学渣。刚才说过的,正反馈就是学生的氧气,那么对学渣来说就是缺氧了。

绝大多数人都在关心学霸是怎样炼成的,却极少关心学渣是怎么昏迷的。

学渣难道不也是路径依赖的结果吗?当然是,只不过大家会换一种说法,叫做“习得性无助”。

这同样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习得性无助是指那些长期遭受失败和挫折,却无力回天的消极状态。习得性无助的人总是慨叹命运的捉弄,他们会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其实这个概念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潜台词:习得性无助的人,很可能曾经努力过,否则他不会比其他人更清晰的感知到,什么叫做“努力了也没有用”。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个“努力了也没有用”的“有用”是在说什么?

对学生来说,所谓的“有用”基本还是在那个循环里,那个学霸所在的循环里:比如成绩好,比如被其他人表扬,比如在同学之间很受欢迎(如果成绩好就会受欢迎的话)而被满足的自尊心。

3

可是如果我们继续往下看,会发现学霸和学渣“逆转人生”的故事随处可见。当然我们说的不是学渣家里有几套房拆迁这种情况。

之前说的“有用”是一个只存在于学校语境下的价值判断,而学霸所在的循环一旦步入社会也将自行瓦解。

此时,伪学霸和伪学渣开始各自显现。

我们之所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学霸是极少数,并非出于智力层面的评价,而是这些人的学习动因就和普通孩子尤其是伪学霸天然不同。

如前所述,绝大多数孩子的学习动因,就是持续不断的正反馈。孩子们在一波又一波周期很短的正反馈之中努力的保持着优越感(虚荣心),但这件事本身的风险刚才也讲过了:正反馈随时会中断。

而真正的学霸,他们的乐趣可能就在学习这件事本身,他们甚至不会考虑努力和回报之间是不是线性相关,相比起一个分数,解开一道难题或许更令他们有酣畅淋漓的感觉。

换句话说,真正的学霸,有自己一套独立的价值评价体系——尽管在其他人眼里,他们好像也活在正反馈的机制里一样。

不好意思,关于独立的价值体系这件事,伪学渣和真学霸并没有本质区别

至少,他们有一种相似的毅力,他们决心做一件事并不因顺境逆境而有所差别,比如一个伪学渣会不分寒暑昼夜的在课堂上看武侠小说,不因家长老师的威胁怒骂而有丝毫退却。

但凡你身边有这样的伪学渣,日后请务必高看一线。

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学霸的特质只是恰好符合九年义务教育的核心诉求,他们只是恰好成绩出色而已,他们甚至是无心的。

4

对真学霸来说,正反馈并不是他们的氧气。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似乎都不会依赖这种细碎的正反馈。

可是伪学霸无法脱离这种固有的体系,伪学霸才是线性思维真正的“受益者”,当然这个受益是有期限的:大概到大学就已经不太奏效了。

做一个伪学霸的风险还不只是期限问题:伪学霸里最多玻璃心

伪学霸是不能离开自己的舒适圈的,因为离开就意味着无法持续获取优越感,沉重的偶像包袱会令他们害怕失败。当然伪学霸也是很聪明的,他们会给自己放弃冒险找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我只需要做自己领域里的专家”。

殊不知这仍然是有风险的,因为天外有天这种简单的道理总会把伪学霸重新逼入绝境,而真正令他们丧失主动权的,是永远把评价权交到别人手里。

诸位家长老师莫要误会,我们在这里并非鼓吹成绩无用论,我们只想回过头拉一把小明。

那年,他递进式的努力过,然而第四次考试只考了78分,在那个正反馈体系崩塌的刹那,如果有人问他:

每天的学习时间是不是应该设个上限呢?是不是过犹不及了呢?

那次考试的心态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又或者那次考试本身就更难一些了呢?

有没有想过同样是10分的差距,从60到70到80,和从80到90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呢?

如果每天为了学习多早起一会儿,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有没有好一点呢?

学习究竟是个让人精疲力竭的糟心事,还是有那么一丢丢“妙手偶得之”的乐趣呢?

……

小明现在读高三,就是开头那个望着自己模拟考成绩单陷入沉思的孩子。

他大概是想起了那年的78分。

如果小明能淡淡一笑,他高考应该挺有希望。

不当伪学霸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