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镇闹区800公尺标线型人行道违停多 提案议员提3点改善

高雄前镇区瑞隆路新设标线型人行道近日引发讨论,推动者高雄市议员黄彦毓提3点改善,希望让民众逐渐习惯。(高雄市议员黄彦毓提供/任义宇高雄传真)

前镇区瑞隆路近日陆续进行标线型人行道工程,未来预计共有1.2公里长成高雄最长标线型人行道,而率先完成的凯旋四路到永丰路共800公尺路段,却因民众违停、停车等问题引发论战,当初提案设人行道的高雄市议员黄彦毓今天邀相关单位讨论改善策略,盼民众逐渐习惯,提供行人安全空间。

黄彦毓说明,前镇区瑞隆路为交通干道,沿路小吃林立,常见有车辆并排违规临停,不仅影响交通,更让行人完全没有行走空间,考量施作实体人行道经费庞大,且施工期长恐影响店家生意,去年就多次向交通局建议增设标线型人行道并重新刨舖路面,取得安全平衡点。

近日已完成路段因遭多辆违停车辆占用引发讨论,在许多地方、路权社团,也掀起诸多讨论,讨论内容包含影响停车空间恐造成店家生意受损、缩减车道让路上更塞、以及台湾用路人素质会充满违停无法解决问题等。黄彦毓提出3大手段要让民众逐渐习惯,打造瑞隆路成「友善行人示范道路」。

黄彦毓说,今天与交通局研议,会先在「内凹设计人行道处」加装防撞交通杆,并请辖区派出所先加强巡逻宣导跟劝导,强调「暂时不会开始执法」,搭配印制宣传文宣向周边民众、店家宣导停车方式,待民众习惯后,再来进行滚动式调整。

对于民众停车空间诉求,黄彦毓解释,其实人行道外,红白线的规划与原本无异,不影响原本临停空间,民众也逐渐知道人行道「内凹区」可以停放车辆,目前违规状况也已逐渐改善。

黄彦毓也说,不少网友希望要增设停车空间,但因当地临停需求高,地方里长担忧长期停放车辆恐排挤临停需求,也解释画设标线型人行道后,缩减车道仍符合法定宽度外,也能适当降低行车速度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