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钱喽!陆房市低迷土地卖不动 地方财政困难靠罚款补缺额

大陆许多地方府财政困难,企业与民众经常遭到各种高额罚款,最常见的就是路边拦检罚款,引发不少民怨。图为广东茂名市交警执行路透拦检。(图/搜狐网)

疲软的中国经济促使一些资金短缺的地方政府寻求非常规收入来源。一些地方政府的执法人员已逐渐成为当地政府收入的一大来源,这种被称为「逐利执法」正无所不用其极地从民营企业与民众手中抢走可能用来救命的钱,用来弥补地方政府庞大的财政缺口。

《华尔街日报》引述陆媒报导说,作为充实地方财政的一个手段,中国数个地区的员警和其他执法机构加大了对违反交通规则、商业和安全法规以及其他轻微违法违规行为的罚款力度和频次。有时一些地方官员对与其辖区无关的案件进行查处,追查几百公里外的违法嫌疑人,这种做法在律师和官方媒体口称作是「没收其不义之财」。

例如今年稍早有来自东北边境地区的员警到上千公里外的北京逮捕一家视频串流媒体新创企业创始人,指控该公司从事非法多层次传销。该公司反过来指控调查人员捏造罪名、越权管辖,试图谋取这家公司的资产。另一家中国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创始人也指责无锡市警方超越管辖范围,对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展开非法的多层次传销的刑事调查。

报导说,中国政府抨击了这种大肆没收资产和罚款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做法,称这是「逐利执法」。随着中国在经济复苏乏力以及房地产泡沫破裂,这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再次爆发,促使中国最高市场监管机构宣布对滥用监管权力填补金库的行为进行新的打击。

报导表示,这种「逐利执法」源于地方债务沉重,长期依赖的土地出让金因房市低迷而减少,财政因此陷入困境。有些地方政府为增加收入,进行虚假交易,设立表外融资工具,从自己手中购买国有土地和资产。许多地方政府还加大了执法力度,通过乱罚款、乱收费和没收民间资产来创造收入。

今年5月大陆官方媒体曾报导,河南省有关部门对卡车超载行为处以超高额罚款与重复罚款,有一名司机在2年内收到58张罚单,总额约合3.8万美元(约合台币117万元),此事引发公众的愤怒。网上视频甚至录到一名执法官员说,「经过3年的疫情,现在财政都没钱了,这叫『执法到位』,该罚的钱,必须得罚。」

地方政府当然否认给官员设定罚款配额,大陆中央政府对公安机关跨辖区办案设置了限制,但罚款的经济与政治回报很诱人,地方政府根本无视于这些规定。例如2021年河北霸州市,2个月内以政治运动式的罚款、乱收费、没收等榨取了900多万美元(约合台币2.78亿元),该市因此受到批评。其他地方巧立名目以近乎勒索方式向企业进行高额罚款,即便在官方媒体上都不胜枚举。

报导说,中国一些律师和人大代表呼吁进行更全面的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将所有罚款和没收的资产上缴中央国库,以减少地方官员通过罚款增加收入的动机,但至今这项动议仍无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