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共力量崛起 港脚成绝响
前沿与流动:重探冷战的亚际连结(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出版社)
50年代右派力量在香港足球界是主流,却不代表左派力量在足球圈和香港的体育界完全缺席。50年代初,大陆相当欢迎华侨运动员回国代表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赛,曾被召募到大陆的香港华人足球员起码包括罗北和黄兆和,前者在大陆效力广州队,后者则在武汉踢球(两人后来都回到香港)。在其它运动项目,大陆争取香港好手的工作似乎较有成绩,例如后来打破男子蛙泳100米世界纪录的游泳运动员戚烈云;乒乓球运动员则有容国团、姜永宁和傅其芳。其中容国团更在195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赢得男单金牌。但与代表台湾的香港华将可以留港居住不同,代表大陆的香港运动员是长居大陆的。
到60年代中后期,右派在足球圈占优势的情况有显著转变。简单来说,亲共产党的力量于60年代在香港足球圈的影响力比之前提升了,其中在1959年首度亮相香港甲组的愉园就是一支左派力量支持的球队。而与中共关系友好的商人霍英东本身热爱足球,早在50年代就已成立「有荣」小球队,网罗姚卓然等五星上将踢小型足球。1965年,愉园以「同章」队的名义到访大陆,据当年随队出赛的中华民国国脚黄文伟透露,同章队之行是有霍英东支持的。而在同一年,霍英东开始支持另一支甲组球队:东升。根据当时足总的章则,在重要决策机关执委会中,每一支甲组球队都有一票投票权,所以愉园和东升在60年代能一度在甲组站稳阵脚,一方面能将部分华人好手收归旗下,也使代表左派的立场在足总体制内有比过往更大的影响力。与此同时,香港球圈内的一些洋人,对于台湾长期征召香港华将感到不满,在洋人和亲共力量的策略性联盟下,香港足总开始阻挠台湾在港征召球员。其中最为戏剧性的一次,是足总执委会拒绝批准参加香港联赛的球员代表中华民国参加1966年的曼谷亚运会足球赛,以致十三位球员只能冒着被足总罚停赛的危险赴曼谷参赛。虽然最后在国际足协的介入下,这十三位国脚没有被罚停赛,但足总执委会既已能否决香港华将赴泰参赛,反映出亲国民党力量在60年代中于香港足球圈的影响力,已没有50年代那么强大。尽管暂时没有充分证据说明足总执委会的洋人执委之所以与左派力量联合,与港英政府的取态有直接关系,但洋委和左派组成策略性联盟以压制右派,也体现着冷战期间港英政府要平衡各派力量的政策。
到1968年香港足球职业化后,由于奥运会和亚运会仍然坚持只有业余运动员才可参赛的规定,香港的好手已不可能再代表中华民国参加奥运会或者是亚运会。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由台北转到北京手中,翌年马来西亚就没有再邀请中华民国参加默迪卡杯。到1974年亚洲足协通过接纳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会员,台湾的中华民国只能改为参加大洋洲区赛事,香港华人足球员代表中华民国参赛的时代正式结束。(三之二;摘自《前沿与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