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中医养生有妙招

秋意渐浓,皮肤干燥、掉发、口唇干燥、便秘、感冒、疲乏……你的身体是不是像这多变的气候一样状况频出?

中医认为,秋季气候以“燥”为主气,这种特殊的气候容易滋生“燥邪”,人体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统称为“秋燥”。“秋燥”会出现咳嗽、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便秘、皮肤干燥、皱裂等症状。

那么,秋季应该如何养护身心,保持健康呢?

解秋乏

入秋以后,早上和傍晚的气温明显降低,自然界万物慢慢变为收敛闭藏,人体的阳气也开始进入收敛藏养状态,因此我们的身体很容易产生疲惫感。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容易大量出汗,由夏转秋后,机体在夏季时损耗的阴津尚未恢复。阴津阳气皆不足,故而人们常感疲乏倦怠、四肢无力、精神欠佳、睡意连绵、呵欠不断的“秋乏”现象,此时我们的起居作息也要做相应调整。此外,还要适当午睡,有利于化解困顿情绪,特别是老人,宜“遇有睡意则就枕”。

饮食方面,我们可以适当进补,增加营养,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滋阴效果的食品,如百合、芝麻、杏仁等。还可以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鸡蛋、瘦肉、鱼、乳制品等。应注意不要过食辛辣和过量饮酒,以防生内热而伤阴。

防秋燥

“燥”是中医学中外感六淫的病因之一,燥为秋金当令之气, 故又名“秋燥”。

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意思就是燥邪为干涩之病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涩滞的症状;而肺为娇脏,喜清润而恶燥,意思就是我们的肺喜欢潮湿而不喜欢干燥的环境,气候或环境炎热干燥时,肺气就会失去津润,进而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干咳少痰、鼻咽干燥,唇干口渴等肺燥的症状。

肺主皮毛,燥邪导致皮肤和毛发失去了滋润,出现皮肤干涩、毛发枯燥等。并且,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津耗伤,大肠失润,传导失司,还可现大便干燥等症状。

因此,秋季要特别注重防燥养肺。根据中医五行理论,白色入肺经,因此,秋季可多食莲藕、百合、白萝卜、山药、银耳、白果、梨、莲子、马蹄等滋补柔润的“白色蔬果”,可以起到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作用,让人从内到外都润起来;还可以做冰糖雪梨羹、银耳百合莲子汤、白萝卜鲫鱼汤、白果老鸭汤等家常养生膳食来起到润燥养肺的作用。

石斛、枸杞、菊花、决明子等中药有滋阴养肝、清肝明目的功效,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可以这些药材泡茶喝。除此之外,辛味发散泻肺气,酸味主收降肺气,诸如姜、葱、蒜、韭菜、辣椒、胡椒之品辛香宣散而泻肺伤阴,在秋季不宜多食,若仅作为烹饪配料,酌情少许亦无不可。诸如乌梅、山楂、杨桃、苹果、柚子等酸甘生津之品可适当多食,有敛肺酸收,以使肺气平降。

另外,由于秋天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缺水引起瘙痒症状,尤其一些老年人因为自身皮脂腺分泌过少,更容易在秋季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

所以,皮肤干燥的人在秋季洗澡时间不要太长,水温不要过高,而且洗澡的间隔时间不要太近,尽量避免搓澡,可以在洗澡后涂抹一些具有保湿作用的润肤膏,防止皮肤皲裂。

贴秋膘

民间有立秋以后“贴秋膘”的民俗,是因为很多人在炎热的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就会下降,故又称为“苦夏”,到了立秋后,秋风一起,天气凉爽,胃口大开,体重也会有所增加,也就出现了“贴秋膘”的说法。

贴秋膘并不是一味的“大鱼大肉”进补,也不要放纵食欲,随意吃喝,很容易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尤其是血糖、血脂、血压偏高的人,秋季饮食更应该谨慎。

如果素体胃肠虚弱,过于受补,反而会出现腹胀、腹泻、不易消化等问题,所以饮食上建议清补而不宜过于肥甘厚味,可以在肉食中加入一些中药,如炖煮猪肉或排骨时加入少量的陈皮、山楂,既可去腥,还能健脾消食,降低肉类的滋腻之性;炖煮羊肉时加入少量的绿豆,可以减少羊肉的膻气和食物的燥性等。

另外,素食也能起到贴秋膘的作用,如豆类、菌类等素食富含蛋白质;奶制品以及蛋类食品的蛋白质含量也比较高,都可以作为三高人群和中老年人贴秋膘进补的选择。

顺秋气,莫悲秋

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由阳盛转变为阴盛的关键时期,人体的阴阳代谢也进入到了阳消阴长的过渡期。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自然规律,做到顺应秋气,天人合一。

中医认为,秋气具有“肃杀”的特质,秋属金,对应的五脏为肺,肺在志为悲忧,因而人在秋季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称为“悲秋”。尤其是素体肺气偏虚之人,有时候不知不觉情绪就莫名低落起来。这些不良情绪最易伤及肺气,进而影响人体的正气。

所以,秋季养生应当注意保持情绪乐观,避免过于悲忧,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不使神志外弛。

淄博市中医医院 李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