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友宁/写在『你照亮我星球』播完之后……
文/瞿友宁
写在『你照亮我星球』播完之后……
播完最后一集的这个晚上,我一直在思考着,城伟到底哪里有错?如果这是一部第一人称的偶像剧,会不会让人更能了解城伟在想甚么?
从一开始他比所有人都更想面对问题,更想挑战真相,然后到开始的不合作运动,心理压力大到得罪所有『不了解』他的人,城伟错在哪里?我的解读是:他错在与这个已经成为事实的社会逻辑、生活规则格格不入,他太不一样,又不想跟别人一样!
但是如果你细看城伟的生活细节:为何从不轻言说不爱曼玲?为何如此痛苦却不轻言离开?搬家后不丢掉曼玲的公仔?在黑暗的表演训练环境中,是靠着回忆曼玲度过寂寞,这种种是否更能明白城伟和曼玲,就像时下很多情侣的爱情一样,曾经深爱过,然而爱情少了催化剂、少了惊喜、少了持续下去的动力,却总有一方不察觉,或者不当一回事,然而越不去面对解决,问题会越烈越大。城伟绝对不是不爱曼玲,面对怡芳也像是真实生活中另一种以为可以逃脱的转换,然而却未必适合,只是他们没有继续下去,否则仍可能层出新的爱情问题。而春生也向是时下另一种不可口甜蜜的爱情面貌,面对唾手可得的陪伴,轻忽也缺少珍惜。所以有人说这真是史上最不可爱的男女主角群,我也只能说因为他们太过真实。
2002年开始拍所谓的偶像剧,说了快10年的爱情,好像也跟我的戏,谈了那么久的恋爱。然而,真实生活的爱情终究不像我说的故事浪漫,我总觉得是到了该自我检视『爱情』这个命题的时候了,不只是戏中的爱情、戏外的爱情,甚或是我们自己的爱情。所以这次想说的,一定不是个爱情故事,但却希望是非常写实、真实生活中的爱情。它不可口,我知道,却一定痛彻心扉,看着城伟曼玲,想着爱情需要的,不会是只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桥段,有的时候只是简单没有压力的的陪伴、只是我懂你、你知道我的一个眼神。
故事写了20集的剧本,反复修改、讨论、增减,有些集数的剧本超过2集的量,所以严格说起来,我们拍了23到24集的长度。我们跑了全台湾特殊的景点,可有注意到为何每个景点拍戏现场,都会很清楚注明拍摄地点,我很希望这个戏告诉很多人台湾地景地貌的丰富,是值得很多人去寻找欣赏。我们去过极寒的北海道冬天,将近零下20度;也到了盛夏的南台湾,关在40度密不通风的屋子中;我们上山下海,我们拍过2000人的大场面、飞出追逐、尝试古装、歌舞、舞台剧,我们希望编织出一个真实的演艺圈的网,希望所有对这个行业憧憬的人,知道平日我们的甘甜与辛苦。
然而我必须很诚实也很自省地说这部戏没有完成梦想的许多部分,我必须说我也很遗憾,也很难过,也必须负最大的责任。一路以来,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这当然是拍戏一定会经历的,但我真的也觉得这大概是到目前为止我们遇过最多困难的一部戏,我们不怕拍摄的困难,但就是有些困难是连面对都无法解决的,我很感恩我的工作人员、许多演员陪我一同走过,没有你们,甚至走不下去……我无法一一说明那是甚么原因,那也都已经过去,我们必须往前看。
Ptt有一位网友pommpomm形容得很好,大意是与其说星球是一部偶像剧,倒不如说是一部大型的『行动艺术』。是的,我们几乎经历了所有星球中剧本写下来的种种演艺圈的困难,但也一一度过,我当然是其中一份子,我有时可能是城伟曼玲,也可能是文哥吴导,这样的巧合不仅心惊,也让我数度玩味,人生如戏。
故事最后一集结尾,究竟是真是假?是真实或幻想,我想存乎每个观众的心,就像曼玲从高处因为钢丝落下而昏迷,这件事究竟该认为是个灾难,或是城伟曼玲的转机?昏迷指数三分,究竟该视为绝望,或是充满希望的等待?有时候世间事的好坏,不是事情本身,而在乎人心,所以最后我们能不能相拥迎接太阳,似乎比曼玲是否苏醒来得更为重要,你们觉得呢?本来希望有七个结局,最后观众来思考选择,这最后希望的创意安排,也在没有允许的时间情况下放弃了,深觉得可惜。
另外,我当然也知道最后两集收得很急、很仓促,我的剪接师和我最后在剪接台上,面对剩下2集,扣除电视台必须留下的广告长度,实长只能140分钟,我们却还有将近500分钟的戏无法剪入而伤脑筋。以前的戏收视率好的时候,电视台总是希望我们尽可能延长集数,但这回收视率不如人意,电视台却一点空间都不留,即便我甚至说我愿意降价或甚至免费播出,电视台仍不为所动,为此进出电视台多次,跟长官苦苦哀求,我甚至拿出我们曾经共同创下『我可能不会爱你』的好成绩,而今想做些不一样的故事,期盼最后播出完整的支持,却也收到拒绝的回应。
我很难过,大家的心血我未能全貌维持住,甚至舞台剧我们都演了3幕,最后的呈现也只能尽数舍去……能怎么办?就算如我这样的创作者,面对这恶劣的环境也只能低头。从一开始筹备就遇到一堆这样的问题:许多本来可以演出的演员,因为某些电视台彼此不相容的因素,临到头拒绝了我的演出邀约,面对大环境越来越糟,本位门户之见仍然,这真是让我难过,也不知未来该如何,奉劝握有实权的影视界大老们,若无远虑必有近忧,若不团结,必自绝未来之路。看到接档星球的戏,居然是韩国以前的旧片「咖啡王子一号店」,长久希望养成的日十偶像剧时段,就这样中断,甚至不愿意给一部戏好好完整播出的空间,只有遗憾和喟叹,我也难改变甚么。就像从一开始旺旺宝贝如此可爱的名称,必须强冠名在星球这样强烈风格的戏之前开始,我就知道这就是演艺圈的现实面,我们正开始经历这场实境秀。我曾经抗拒,最后仍须妥协,一步一步退让。我不只一次大声呼吁黄金时段请保留给台湾自己做的戏剧,然而显然我只是小虾米,拥有自己声纳系统的大鲸鱼根本听不到,所以大环境不仅没有改变,反而越来越糟。
我似乎不能怪罪于电视台,想一想,那么多人要养,赔本的生意怎么会有人做,革命的事情是傻子才会有的行为,如果拍星球是一个傻气的行为,这篇文章就当作我再一次的傻子向前冲!所以接下来要说的,可能让更多人如坐针毡,更加讨厌我,可是不说,我就失去了希望台湾电视可能更好的希望,能不说吗?
当年我们开开心心要求政府正视文创产业,这可能是台湾未来重要的经济命脉,所以欢天喜地迎来文化部,结果呢?问问所有产业链底下的大家,觉得环境更好?抑或是更加绝望?听闻目前黄金档的综艺节目制作费2小时30万,听闻已经有两家电视台短期不想自制戏剧节目,又或是真要制作,请先寻求对岸的合拍合作,这样思维下的未来,该怎么办?更不要说制作费从黄金时期可能达300万到现在140万得完成同样长度2小时的戏剧,人工在涨、片酬在涨,可想而知剩下的直接制作费能有多少?无怪乎制作人和辛苦的工作人员纠纷层出不穷了,这样的问题,是产业该自生自灭?或是文化部可以正视问题,召开联合电视会议,对保存与开创找出因应之道?再论 HD高画质补助,这两年旗舰组皆限缩在连续剧类,固然希望振兴连续剧的制作条件,才能端出好的戏剧节目,但是成效呢?每天2个小时以上的制播时数仍然,见好不收的长寿剧仍然,失去对外竞争市场的局面每下愈况,这样结果的检讨,可曾存在?
今年更有不知业界疾苦的荒谬政策出现:在HD高画质辅导金补助办法公布之后,大家都已纷纷报名之后,突然追加要求所有成品未来缴交5.1声道的声音品质制作节目,根据成本估算,每部戏为了制作5.1声道的声轨,须每集增加10万元,也就是一档20集的星球,平白多出了200万的制作费。在有些制作费已经拮据的制作单位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询问文化流行产业局的结果,回应居然是不接受就别送!这真的令我匪夷所思,首先,星球已经卖出十几个国家包含日本,没有一个地方要求我们送5.1声轨的作品;台湾所有电视台的播映系统,没有哪一个电视台或是有线系统业者,是以5.1声道播出方式,我们连影像的FULL HD系统都尚未普及,更遑论此举像是还不会走路的小孩,你规定他必须开车,你说未来一定要会开车,所以现在先买车……这样的比喻看似荒谬可笑,但这就是政策。
再说让电视节目开倒车的现今收视率调查系统,不论样本的取得、样本数量、样本的区域性,都很难显现现今收视习惯与目标观众,但是所有节目、广告商被他牵着走。以样本取得来说,收视户机上盒必须装在有一家三代同堂的家庭,现阶段小家庭、单身户为都会大多数现况,如何看出他们喜欢的究竟是什么?更不要说只有几千户的收视率调查户与偏重中南部的收视率采样了,如果这是节目制作的标准,将会产生一堆讨好的低成本不求内容的制作产生,现在其实已经很多了,不是吗?而主司文化发展的人,看到问题所在了吗?
我所提的问题当然只是冰山一角,难以呈现现今台湾电视衰败的全貌,只是我还想努力,还不愿意让台湾电视欠缺竞争力,所以还想振臂疾呼,还想当个不说好听话的叛逆者,然而,我还是不经去想,这篇文章能起得了甚么作用?
『你照亮我星球』是个实验品,不管成不成功,他都是我觉得值得的尝试,未来,喜欢台湾电视节目,也曾经陪同你一起成长的各位观众,我希望作为一个创作者,能给大家更多优质与多元的节目,而不是未来的路越走越窄,最后终将消失不见。我还是想感谢陪我一起走过快一年星球旅程的伙伴,我知道我们都是还怀有崇高理想的一群影像工作者,如果不是因着这份理想,我们不会挑困难的路走到了最后一天,感谢你们昨天陪着一起走完全程,幕后花絮中,我的演员说了很多让我很感动的话,没看到的人还麻烦看看,他们说了很多这个从业人员的心声……谢谢一路支持也给予建议的观众们,希望我们的努力,不是老兵不死,只是逐渐凋零……
作者介绍:瞿友宁,知名导演和编剧,曾导过《蔷薇之恋》、《我可能不会爱你》、《恶作剧之吻》多部电视剧以及电影《亲爱的奶奶》,2012年金钟奖最佳导演。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