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风险大规模崩塌34处 明年雨量达600毫米即发国家级警报

左为水保局长李镇洋,右为农委会主委陈吉仲。(李柏澔摄)

2009年八八风灾导致小林村惨遭覆灭,此事一出全国上下无不震惊,农委会水保局之后针对高坍塌风险地区统整,并在过去4年选出34处风险最高处作调查研究,发现只要日累积雨量达1000毫米就可能发生大规模崩塌,因此研拟气候变迁下大规模崩塌防减灾计划」,明年汛期、台风季将正式纳入防灾应变准作业程序,一旦累积雨量达600至700毫米就会发布国家警报预计提供5至6小时民众撤离。

水保局在个去几年整理全台9848个大规模崩塌潜在地区,其中229个保全对象房舍道路桥梁等,并找出34个坍塌风险最高的地区作为基础调查及疏散撤离基准

水保局长李镇洋表示,研究发现只要日累积雨量近1000毫米就有发生大规模崩塌机率,为超前部署,日累积雨量只要达600至700毫米就会开始发布国家警报,一旦达1000毫米会再进一步发布红色警报,即国家级大规模崩塌警讯目标提早5至6个小时供民众撤离。

李镇洋指出,34处高风险地区中有12区域因为与土石潜势区重叠,将在明年汛期、台风季率先纳入防灾应变准作业程序,后年再纳入22处,目标6年共计98处。

李镇洋补充,这34处大多位于八八风灾、九二一大地震发生的中南部区域,北部则有尖石乡、五峰乡等。

农委会主委陈吉仲表示,「气候变迁下大规模崩塌防减灾计划」共分两期,过去4年的一期是针对34处最高风险处做调查研究, 第二期(2021至2016)则为务实操作减灾整备作战计划,这些部分若没做好,除了生命财产,也会导致农损达百亿以上,面临极端气候带来的强降雨应做足万全准备来因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