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焦虑和抑郁患者数均超2亿,怎样认识这些“时代流行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目前全球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障碍。这意味着几乎每8个人中,就有一位精神障碍患者。
全球抑郁症患者超3.5亿,焦虑障碍患者也约2.64亿。预测到2030年,抑郁症将会成为全球疾病负担最大的疾病。
在中国,精神疾病的负担同样沉重。其中焦虑和抑郁患病率最高,焦虑障碍加权终身患病率为7.6%,抑郁障碍终身患病率为6.8%。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作为省级精神卫生中心、委省共建国家精神医学中心,承担着全省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业务管理、技术指导等职能。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之际,潇湘晨报·晨视频记者采访了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副院长袁宁。
抑郁和焦虑发病率最高,精神疾病不能被孤立看待
抑郁和焦虑,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两种精神疾病,甚至还有持续走高的趋势。可以说,抑郁和焦虑是两种很广泛的“时代病症”。
抑郁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和持久的抑郁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心境障碍,其核心症状是与处境不相称的心境低落和兴趣丧失。平均起病年龄在20至30周岁,平均病程为16周。
袁宁告诉记者,抑郁障碍躯体症状群包括睡眠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的症状,如头晕、头痛、心慌、心悸、出汗、皮肤感觉异常等;进食紊乱;精力下降和性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抑郁障碍会增加其他躯体疾病的病死率,有许多其他的器质性疾病患者也会合并抑郁。因此,抑郁障碍不能够被孤立地看待。
“社恐”也是病,焦虑障碍分为多种类型
尽管提起焦虑、抑郁,人们大多时候会将其视为“负面”的感受,但焦虑情绪却是人类的基本体验之一。
“恐惧其实是回应威胁性事件的警报信号,能够使身体最好快速反应的准备。但是当恐惧的强烈程度不合理、发生得太过频繁或者持续太久而变成疾病,人就失去了对它的控制。”袁宁说。
焦虑的核心是不安全感。主要症状表现为生理方面的睡眠障碍、心慌心悸、出汗、口干等,也有心理方面的注意力不集中、持续的精神紧张和不安。当然,在行为方面,无目的行为工作增多、难以采取显示目标指向的行为等等也有所体现。
在焦虑障碍的分型里,有一些类型在近些年才被公众知晓,例如社交焦虑障碍、场所恐惧症、分离焦虑障碍等。
袁宁介绍,“社恐”虽然是网络热词,却也是真实存在的一种病症——它以社交场合的恐惧和回避为核心,出现脸红、手抖、恶心、尿急等继发焦虑症状。 还有广场恐惧症,最初用来描述对聚会场所感到恐惧的综合征,目前已经不限于此。“它不仅包括害怕开放空间或者害怕离家,也害怕置身于人群拥挤的场合以及难以逃回安全场所的地方。”
因人而异,多措并举治疗精神疾病
关于抑郁和焦虑的治疗,目前医疗界已经探索出了多种类型的方法。
在物理治疗方面,电抽搐治疗能够给予神经系统适量的电流刺激,引发大脑皮质的电活动同步化。另外,经颅磁刺激治疗指的是在病人清醒状态下,采用交流电通过预先在患者头部放置的线圈,电流经颅骨产生一定强度的磁场,并作用于脑组织,产生超过神经组织兴奋阈的感应电流来兴奋性突触后电位,从而不同程度地兴奋脑内神经细胞,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并且会影响和促进神经电活动和脑内组织细胞的代谢。
“目前还有比较新的比如说光照治疗,用来提高患者情绪和改善睡眠;以及深部脑刺激技术,将脉冲发生器植入脑内,通过释放弱脉冲刺激脑内相关核团。”袁宁介绍。
心理治疗方面,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婚姻家庭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等等。
潇湘晨报记者任弯湾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