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膨拉警报-大宗商品暴涨 陆民生物价蠢动

综合陆媒报导,大陆大宗商品价格急遽飙涨,以统计局最新公布的9月份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增率激增至10.7%,创史上新高;反观9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率却降至0.7%。PPI、CPI年增率「剪刀差」持续扩大,将加剧下游产品价格上涨压力。

报导指出,因市场需求旺盛与供应紧缺的影响,2021年各项原物料价格居高不下,包括矽铁、焦煤、动力煤、锰矽等多个品种近60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均超过50%;水泥、纸箱、玻璃等价格也是看涨不回。

以水泥来说,第三季以来在需求提振、煤炭成本激增等背景下,已带动水泥价格逐步上扬。而近期限电限产政策,致河南、黑龙江、吉林、四川、湖南等多地水泥行业需启动错峰生产,加剧市场供需不均,水泥价格更是一涨难回头。

陆媒监测,华东地区水泥价格10月1日为每公吨人民币(下同)629.33元,12日已来到657.67元,短短不到两周涨4.5%,且此一价格更较2020年同期激增38.92%。

值得警惕的是,大宗商品价格已经逐渐向中下游产业传导。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国际原物料价格持续上涨对大陆经济与产业影响较大,商品大范围涨价会导致制造成本和价格被动提高,将造成输入性通膨。

市场人士表示,部分具备议价能力的大型企业可将成本转嫁消费者或外国买家,但中下游制造商只能眼看利润遭压缩而坐困愁城。加上近期官方「能耗双控」负面影响浮现,不仅可口可乐、雀巢及百事可乐等全球食品、饮品企业宣告涨价,还有酱料、家居等龙头企业跟进喊涨,显示价格飙升从上游传导到下游企业,对本已疲弱的内需恐带来负面影响,不利经济复苏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