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有感的两岸论述

江启臣在国民党中常会提出两岸论述八点主张。(黄福其摄)

中国国民党改革委员会近日推出更新版本「九二共识2.0」,除了正面肯定九二共识对台湾带来的和平安全与经济发展之外,更强烈反对民进党企图带领台湾走向战争的意图。新版论述直接点出改革的亮点,将《中华民国宪法》首度放在九二共识的论述之前,意即未来两岸任何的沟通交流必须奠基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才能继续讨论与运用九二共识。简言之,《中华民国宪法》是基本要件,而九二共识则是此框架下的战略主轴。

这次国民党谈改革,必须改得有感才能说服选民。细看这次新版论述内容,试图走出过去因为民进党利用执政优势,污名化甚至不承认九二共识,栽赃成「九二共识就是一国两制」。因此,将《中华民国宪法》拉到九二共识之前,使其成为九二共识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简言之,只有当这个要件成立,后面的结果才发生。中华民国宪法制度必须是因,九二共识才能为果。

虽然新版论述试图对「九二共识」开拓更进一步的论述空间,但实质上并没有背弃两岸中华文化同质性的底蕴。江启臣努力维系党内中华民国「正蓝」板块的声量,同时积极拓展年轻世代对台湾主体意识的追求。党版论述第2个与时俱进的特点,就是强调《中华民国宪法》重要性与孙中山先生创党时的「振兴中华民族」理念。在九二共识持续推陈出新的同时,并非一味放弃中华文化,用以换取年轻世代本土化。国民党并不会毫无信仰地「在地化」,维持固有中华文化道统将是国民党改革的信仰,也是两岸求同存异中「求同」的力量。

在融合大中华民族主义与台湾意识的巨大鸿沟方面,新版论述采用积极的正面表列。弱化统独议题,并揭橥对自由、民主,和法治的重要性。在北京的人权与香港问题上,展现更「接地气」的口吻,明确指出两岸在求同存异中,价值观最主要的「差异」。台湾过去数十年民主与法治发展,必须是可输出的价值平台。若中国大陆期望恢复两岸交往,必须采用更包容的心胸,将此价值平台的「差异」,重新置放在对台工作首要位阶。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台湾人民「和平」交往的「大中华民主价值」。

全球反中声浪陆续聚集,此时国民党改革路线必须摆脱非黑即白的对抗路线,就算与美中「维持等距」难以达成,但避免全面对抗或无限制扈从,远远比一面倒更能深得选民的认同。温和富有弹性的两岸论述对政党或人民仍然是利大于弊。(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外交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