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不再害怕数学 文藻教授李雪甄推动创新教育

文澡外语大学教授李雪甄认为数学老师应敢于打破学科界限,与其他老师合作,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育部提供/林志成台北传真)

文藻外语大学教授李雪甄将数学教育以跨领域合作方式启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找到学习中的渴望与成就感,让他们对数学有感、不再害怕数学,了解到数学也可以很实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她最近被教育部选为教育家人物典范。

李雪甄并非一开始就热爱数学,小时候喜欢漫画、小说,甚至曾梦想当作家。李雪甄表示,当时,霹雳游侠李麦克红遍大街小巷,但她对剧中修理自动车的女工程师角色很感兴趣,于是,选择技职,进入五专电子工程科就读。

李雪甄说,真正让她爱上数学,还是在五专时期。「我不再只考虑考试,而是开始思考逻辑和应用。」毕业后,她也曾陷入当工程师或是教师的抉择,最终决定由电子工程转向数学领域,并在淡江大学取得数学学士学位,继续进修中正大学应用数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提到数学,可能多数人都会有点畏惧或是有不好的学习经验,但李雪甄强调,数学不应只局限于抽象公式的理解,而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有感」,数学其实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学生感受到这点,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例如透过政府开放数据,以创意图表,呈现人口变化等社会现象,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具体价值;或者将数学与文学结合,曾有同学用数学概念创作了一首诗,以正三角形描述自己家庭的变故与情感。

在教学上,李雪甄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并针对学生的需求设计课程。她回忆起自己在文藻教学的第一学期,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先备知识不足,导致无法理解进阶内容。因此,她开始重新设计课程,并以更具互动性的方式来教学。「数学不应该只是教得多就好,而是要让学生理解、感受其中的逻辑与应用。」

曾有一位学生原本对数学充满恐惧,连写出来的数字都是抖的,但在李雪甄耐心辅导下,给她第二次考试的机会,当学生第二次考试总能进步时,逐渐克服了对数学的恐惧,甚至期待再次参与数学测验。她说:「让学生不再害怕数学,这是我作为老师感动的时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