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等部门发文 两年培训康养服务员五百万

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家庭有了类似的服务需求。但是服务人员去哪找?哪样的服务者才靠谱?这些问题却让不少家庭头疼。

未来,类似问题有望得到更好的解决。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共同发文,组织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康养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

“康养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在2020年至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200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职业标准、培训师资教材建设,不断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

从培训500万、200万人次,到建成10个基地,数字背后有着深厚的现实背景

一方面,市场需求大,人才缺口严重。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社会康养服务从业人员处在供不应求的状态。分业态来看,中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已达4000多万,养老护理员缺口很大;家政服务员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供给不足,春节、农忙时节尤为紧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两年来,每年至少需要职业育婴员、保育员近1000万人次。

另一方面,康养服务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上述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虽然市场供不应求,但照料护理服务业仍存在人难招、人难管、人难留的局面。从业人员没有职业归属感流动过于频繁。同时,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现有照料护理从业人员大都出生在60-70年代,80-90年代出生人员少。调查显示,成都市超过70%的家政服务员年龄超过45岁,25岁以下的家政服务员不足1%,行业老龄化趋势严重,急需补充新人年轻人

此外,专业化人才缺口明显,服务质量和水平亟待提升。例如,消费者对于照料护理行业的要求明显提高,除洗衣、做饭、保洁、育儿等基本服务外,部分家庭还需要从业人员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有的家庭还希望从业人员能充当“管家”“助手”等角色。而当前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和技能水平偏低,难以满足专业化需求。

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康养计划”在健全康养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方面出台了一整套“组合拳措施。包括,建立康养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全面提升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健全康养服务培训标准体系;大力培育康养服务企业和培训机构等。

该计划明确加大培训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将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员等作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按规定落实好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所需资金从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中列支。(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李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