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从可乐到股息 4案例解析心理帐户如何影响荷包

▲4案例解析「心理帐户」(图/不管啦!给我钱)

记者林夏竹/综合报导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明明是同样金额的支出,却因为钱的来源或用途不同,在心理上的价值判断也大不相同。这种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影响我们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也就是「心理帐户」。Podcast节目《不管啦!给我钱》在最新一期节目中就有深入探讨了这个话题,透过几个生动的例子,带领大家一同破解心理帐户的迷思,重新思考如何做出更理性的理财决策。

主持人强尼提到,「心理帐户」这个概念最初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理察·塞勒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帐户系统,我们会根据这些无形的帐户来进行各种经济决策。这些决策有些看似理性,有些则显得不那么合理,而这正是因为我们会依照金钱的来源或使用方式的不同,来判断某些支出是否值得。

「心理帐户」影响我们消费决策的日常体现节目中主持人也举了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阐释了心理帐户如何影响我们的消费行为:

1. 偶像见面会门票:你买一张5,888元的VIP见面会门票,但当天到了会场才发现票券遗失了,这时你会愿意再花5,888元买一张票吗?许多人可能会觉得太贵而放弃;现在换个情境,VIP见面会门票只能现场购买,当天你到了现场时才发现,自己的皮夹连同原本要买票的5,888元现金一起遗失了,这时你是否会购票?尽管两种情况下损失的金额相同,但大多数人在第二种情况下更愿意重新购票。

2. 同样可乐的双重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知道平常一瓶可乐在超商卖35元;但假如放假出国前往东京迪士尼时,却乐意接受5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在我们的心理帐户中,便利商店的可乐属于日常消费,而在特殊场合如旅游中的消费则被归类为「特殊支出」,因此更容易接受较高的价格。

3. 意外折扣的诱惑:承1题,假设辛辛苦苦终于存到5,888元参加偶像见面会,结果到现场发现可以半价入场并退现金2,944元,这时多出来的钱你会怎么处理?很多人会选择将这笔「意外之财」用于购买周边商品或犒赏自己,而不是存起来。这也是心理帐户作用的结果,我们往往会把意外得到的钱视为可以自由支配的额外收入,而不是纳入原本的预算规划中。

4. 股息迷思:在投资领域,心理帐户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判断。许多投资者会将「资本利得」和「配息」视为不同的心理帐户,如果过分看重股息收入,将其视为额外的「奖励」收益,那就会忽视一个重要的事实:配息实际上会导致股价相应下跌,举例来说,一支股价100元的股票派发2元股息后,其股价理论上会下跌到98元,但投资者的总资产价值并没有因为获得股息而增加,只是资产形式发生了变化。

破解心理帐户的迷思要克服心理帐户带来的非理性决策,主持人提出了几点建议:

1. 理性看待所有收入:不论来源如何,所有的钱都应被视为等值的财富。无论是薪资、奖金、意外之财还是投资收益,都是你财富的一部分,应该被同等对待。

2. 做好帐户归类:将收入分配到不同用途的实际帐户中,如投资、生活、紧急预备金等。例如可以采用「333法则」,即每月薪资入帐时,就分配1/3用于储蓄投资、1/3用于生活消费、1/3作为紧急预备金。这样可以提前订好了每个帐户花费的上限,避免过度消费。

3. 回归投资本质:在投资决策中,要记住无论是资本利得还是股息,都同样是投资回报的一部分。投资项目不管有没有配息,你的总资产价值都不会因此改变。重要的是关注总回报,而不是过分追求某一特定形式的回报。

主持人海晴认为,认识到心理帐户的存在及其影响是迈向更理性理财的第一步。虽然完全摆脱心理帐户的影响并非易事,但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大家可以逐步建立起更健康、更理性的理财心态。强尼也补充说:「重要的是要记住,钱就是钱。不管它来自哪里,都是你辛苦赚来的,都应该被谨慎对待。当我们能够突破心理帐户的限制,就能做出更有利于长期财务健康的决策。」最后,两位主持人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自己的消费习惯和投资决策,看看是否受到了心理帐户的影响。通过不断反思和调整,每个人都能够逐步建立起更加理性和有效的个人理财系统。

想了解更多的财经大小事与投资小秘诀,每周四请准时锁定《不管啦!给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