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影时光/《蓝色项圈》孩子,请你别被这个世界推翻!
●瑞影时光,yamMovie专业影评,深爱电影与戏剧,体会其中的人生故事。
《蓝色项圈》是一点点惊悚版的「你的学生不是你的学生」。电影整体而言有些收放不自如,很多地方感觉都少了点什么,角色的刻画不够深入,剧情不算流畅,小演员们的演技也有待加强(但饰演校长的恬妞很厉害!)。虽然这部电影有许多非常明显的缺点,但我很喜欢结局,震慑且意义深远。
《蓝色项圈》的故事描述主角叶群转学至爱迪生中学,那是一所成绩至上的学校,每个人都发疯似的想要考取好成绩,因为成绩代表着地位。成绩是一切。
为了得到好成绩,你愿意牺牲什么呢?
如果做些延伸,此处的成绩,可以是学生时期成绩单上的成绩、进入职场的工作成果、或你用尽心力苦苦追寻的梦想。
关于失去初衷
这个故事最让人感伤的,是周老师和全校第一名的林世文,为了让美术社不解散而开始与成绩奋斗,他们最初只是想让梦想存活,最后却遗失了梦想。追求成绩的路走了太久,让他们忘记了最初为什么要踏上这条路,所以最后失去了一切。
「勿忘初衷」是多简单的四个字啊,可是走越久,越容易忘记,因为路上所有的好与坏纷至沓来,你来不及筛选、来不及睁大双眼、甚至来不及停下脚步。诱惑如奶油,一旦沾染,就会死死地黏在血管上,无法摆脱。
关于父母的期待
这个故事最让人叹息的,是叶群坚持了好久、好久,最后仍然因为母亲的那句话,踏进了420号房。母亲的话看似很温柔,实则尖锐如针。「有时,孩子们最怕的,不是无法完成目标,而是自己让父母失望。」导演在映后惊喜现身时这样说。我想到《傻子与白痴》乐团主唱蔡维泽的那首歌〈你妈没告诉你的事〉里的一句歌词:「请为我撑着,也为我先承认...」
父母亲可不可以没有条件、没有理由的,支持孩子最原本的模样呢?
关于体制
《蓝色项圈》的可怕,在于孩子们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失去的,有多可贵。为了成绩而放弃的,不是发光的眼睛,是拥有发光眼睛的人生。你所牺牲的不是别的东西,是每一段光阴都仅此一次的人生啊!
可是我们能怎么办呢?成功挑战体制的英雄被世人仰望与歌颂,但他们都是万里选一,无数人失败,只有一个人成功。体制的牢不可破,不是简单的叛逆或所谓「走自己的路」就能战胜。这是事实,不管你承不承认。
我觉得,承认自己无法战胜体制很重要。我想到青峰在选秀节目担任导师,节目的一开始,他曾说希望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温柔的推翻这个世界」,节目最后,他说,「与其说是推翻世界,不如说如何让自己,不要被这个世界推翻。」
世界太笨重了,我们无法单打独斗地撼动存在于这个社会根深蒂固的一切:那些令人失望的、愤懑的、或无力的时刻。可是我们可以让自己不要被这个世界推翻。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体制难以打破。成绩、学历、长相、财富或人脉,这些依然很重要。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走上这条路的同时,守护好自己的心灵。回首过去、专注现在、遥望未来。不要踏入那个危险的房间,「别被这个世界推翻」。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88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