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者不再变浮尸! 范云吁尽速修正社会救助法
台湾社福总盟今天邀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举行「2023救助制度展望研讨会」。(林良齐摄)
社会救助法已多年未修正,遭社福团体诟病未能符合第一线实务,往往让有需要的人无法获得「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资格,致使无法取得各式协助,台湾社福总盟呼吁应全面研修社会救助法,并解决户籍制度、家户人口认定、虚拟所得及无家者专法,才能使弱势放群不受制度排除。
社福总盟今天邀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举行「2023救助制度展望研讨会」,盼针对不合时宜的部分,拟定修正策略,保障贫穷者生存权利。台湾社会福利总盟理事长卓春英表示,上次大修社会救助法已是10多年前,但以往订定的跟不上时代,如社救法仍要求人籍合一、义务扶持等,还有虚拟收入认定,让社会救助制度窒碍难行,不符合实务要求。
立委吴玉琴说,卫福部日前承诺要在1年内提出社会救助法修法版本,尤其近年社会变迁加剧,更面临少子女化、高龄化等议题让,卫福部应加紧脚步;「希望让弱势被帮助,不要成为淡水河上的浮尸」,立委范云说,如曾有弱势者「去打工、低收资格被取消」,「来台湾20多年的新住民,申请低收入户还要越南的资产证明」,审查时让贫穷者遭污名与歧视,有需要者被排除在外。
行政院政务委员林万亿以「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检讨」为题演讲并表示,「社会救助为社会安全网的最后一道防线」,并整体多个社救法争议,如日前彰化皮包骨三兄弟可能因为其名下有共业土地,导致无法申请低入户,家庭财产可能因子女继承有不同样态,无法申请低收入户资格,对当事人造成「不福利」。
林万亿说,社救法的「最低生活费」与纳保法的基本生活费定义不同,建议应据经常性薪资中位数,以反映劳动市场状况;家庭应计算人口范围也应关注家户多样性、检讨工作收入核算、家户无工作能力者限1人、不愿意接受服务不得接受补助等也应检讨。
林万亿提及,目前未列入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或特殊境遇家户几乎无法获得任何给付,建议应考量近贫、工作贫穷等需求,规划「实物给付」为主、「现金给付」为辅的方案,而现行社会救助需要「自我选择成为标的」,也使部分人成为社安网漏接人口、社会救助生活额度也应达成维持最低生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