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大数据做好暖心精准补助

既要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要最大限度呵护他们的尊严,大数据功不可没

“太瘦了,学校给我发钱了,泪目。”近日,有网友称自己收到武汉理工大学发来的短信,提示学校已为他校园卡充值400元,并叮嘱:“学习之余,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据媒体报道,这是学校通过大数据监测,对认定为有困难且满足连续两年低体重指标的学生提供的补助。无独有偶,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也以类似的方式,悄悄将补助打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卡中。这种充分运用大数据开展的“静悄悄”资助更精准、更暖心。

补助的发放,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发给谁、补什么、何时发、发多少的问题。所谓“发给谁”,就是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什么”,是学生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补贴和帮助;“何时发”和“发多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决定补助发放的时机和数额。这几个问题判断清楚了,补助的发放才能做到既“纤悉无遗”又“弹无虚发”,保证每一笔补助都精准发放到每一名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

精准资助的实现要以信息化为支撑,数据是学生资助的最佳参谋助手。首先,大数据能够更精确地锁定需要帮助的人群。传统粗放式的困难认定方法,有时无法完全规避“虚报”问题,也可能有困难学生因为不好意思申请而“漏报”的现象。在大数据的支持下,教育部门可以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协作,进行数据对比,筛选出低保、孤儿、建档立卡、残疾人等困难学生群体,保证认定工作更科学、精准。而学校通过大数据监测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可以更精确地判断相关学生是否需要补助,从而锁定补助对象。其次,不同学生对于补助的需求存在差异。比如,出现地震、旱涝、雪灾等自然灾害时,部分特定的学生就需要临时补贴,大数据能够更快更精准定位这部分学生,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资助。最后,补助发放的时机和数额可以实现精准化。有大数据的支撑,学校可以在满足学生基本消费需求的基础上,考虑季节、年级等导致的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补助,确保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及时收到补助。

善用大数据开展学生资助工作,不仅能做到精准,也更为暖心。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比其他学生更敏感、更在意隐私。因此,既要帮助他们,又要最大限度呵护他们的尊严,大数据功不可没。丰富庞大的数据资料能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画像,帮助学校全面甄别、评估学生家庭背景、性格偏好、能力素质等信息,为其量身定制资助方案。传统的公开调查、走访、谈话、了解情况等工作以数据信息的方式客观呈现,在增加说服力的同时,也找到了资助与保护尊严之间的最大公约数,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面受助。冷冰冰的大数据在此有了感情、添了温度。将心比心,不仅是学生,连网友们也“被暖到了”。

然而,运用大数据开展资助工作,也有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一方面,模型的科学性至关重要。例如,选取的指标能否直接反映家庭收入状况,整合指标的方法是否科学客观,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合理等。这必须全面考量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社交关系等各种因素,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指标体系,以提升困难认定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要注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强回访验证。对申报信息存疑的学生和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仍需要进行实地回访,确保信息的真实性。

资助工作做好了,能够真正温暖人心,引导学生从“受助”到“助人”,实现资助育人。在具体工作中,要善用大数据,做好暖心精准补助,让国家助学金“不落一人”,保障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就学无忧。

(作者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讲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17日 第02版

作者:薛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