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弘扬中华文化 两岸责任与使命
旺报社评
民进党政府操作两岸文化脱钩的危殆情势下,前总统马英九率青年访问团赴哈尔滨与四川参访的行程结束。马英九三度率青年访陆,展现两岸中华文化紧密连结的真实景象,这次在四川以「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为座谈主题,更凸显两岸文化交流与认同的重要。
共同文化 难用政治消灭
马英九前两次大陆行,第一次是回湖南老家祭祖,第二次是到陕西祭黄帝陵。马英九在祖父坟前以湖南家乡话读祭文,祭文中提到,这是他「一生第一次来大陆祭祖与探亲,内心非常感动。」马英九的心情,其实多数台湾人心有同感,无论所谓本省人还是外省人,都有类似的返乡祭祖活动,民进党籍前行政院长谢长廷2012年赴福建漳州东山岛谢氏宗祠祭祖,曾激动落泪说「像回到兄弟家」,真情流露的一刻,证明两岸的共同文化,不是政治操作所能否定与消灭的。
黄帝轩辕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马英九在陕西祭黄帝陵时曾表示,身为炎黄子孙,绝对不能数典忘祖,他在台湾曾经六度遥祭黄帝,能够带着台湾青年学子到陕西来亲自祭祀黄帝陵,让他感到「意义重大」,同行的台湾青年学子也深受感动与震撼。 两岸政治分歧与心结或许一时难解,但在生活习俗、文化情感层面,中华文化是两岸的最大公约数。大陆领导人习近平今年4月会见第2次访问大陆的马英九时提出,两岸同胞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10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与马英九3次访陆的主题不谋而合。
赖清德总统曾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他在竞选时强调要「以文化立国」,那么,文化究竟是什么?从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生活实践上来看,就是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内涵,展现在习俗、宗教、饮食及看待生老病死的价值观等层面上,两岸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远远大于相异之处。
许多人强调台湾是移民社会,在过去3、400年间,荷兰、西班牙、日本及大陆人民,先后因各种不同的理由来到台湾生活,然而,说到攸关日常生活与核心价值,除了对岸大陆之外,找不到另一个可以类比,有更多连结的文化体,即使日本殖民台湾时,以各种方式强力推动皇民化,依旧未能抹去台湾庶民生活中的中华文化基底。
文化合作 共创产业实力
但前总统陈水扁执政以来,民进党想方设法绕过中华文化、在文化论述上另起炉灶,却始终未能如愿,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早已深植在台湾人的血脉里、表现在生活中,自然而然且理所当然。这一点,相信即使是执意推动台独的民进党政治人物们,也无法否认。
共同的文化渊源与日常实践,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精神纽带,马英九在这次访大陆的文化论坛中提到,两岸文化交流是共同的语言与情感共鸣,不受意识形态所左右,政客推动去中国化「注定不会成功!」确实如此!习近平提到,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指标,要以「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为论述核心,以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和坚定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两岸政治歧异日形扩大、「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几乎走不下去的此时此刻,两岸若能以中华文化为基底,建立宏观、完整的文化合作架构,为两岸在文化领域进行健康交流建立蓝图,并提供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条件,让两岸可以据此展开对话,不但促进互相理解,更能借由彼此合作,共同创造华流的文化影响力与产业实力。
中华文化能够历久弥新,是经过一代一代人持续的努力,此时此刻,传承的责任与使命在两岸人民的身上,而中华文化跃上世界舞台成为人类典范的机会,也掌握在今日两岸人民的手中,不要错过此一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