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社论》民族认同 两岸以中华文化为根

中国时报社论

围台军演结束后第2天,中共领导人习近平现身福建,表示要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台湾同胞文化认同。习近平最新对台谈话,并未针对赖清德的「新两国论」谈反独,也没谈到促统,反而与立法院长韩国瑜在国庆大会提出「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形成呼应。此乃两岸问题微妙之处,政治上固然南辕北辙,中华文化却仍能产生「朦胧美」。

点主文闽台历史传承

有趣的是,赖清德总统近日赴宜兰参加「台湾民主寻踪书法展」,观赏誊写蒋渭水、柏杨等人名言的书法作品。事实上,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蒋渭水是日据期间坚守中华认同的典型,柏杨生前将所有手稿捐给大陆,也曾说过「中国是我们的母亲」。无独有偶,赖总统几个月前担任「点主官」以流利闽南话念诵的点主文,在网路引发轰动,而点主文也正是闽台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换言之,即便赖总统口头不愿承认,他所纪念的、观赏的、甚至亲力亲为的,还是走不出中华文化圈。

近期,从抛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中华民国人民的祖国」,到国庆演说重申「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赖总统显然是经过一番精心算计,策略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利用传统两岸关系的「正统论」思维反将一军,既要暗酸国民党不敢接受「两国互不隶属」,也要呛声北京拒绝面对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赖总统软土深掘试图建立的核心论述是:认同统一等于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中华民国就是对岸眼中的台独。

非统即独的零和思维,是民进党长期以来塑造两岸认同对立,在选举中频频得益的「锦囊妙计」。不可否认,非统即独也存在于北京的对台论述,正中民进党下怀。虽然习近平已将两岸共识放宽到「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但政治关系依然「没有灰色地带、没有模糊空间」,许多大陆民众不自觉将中华民国与台独画上等号,甚至连台湾艺人说「中华」,也要发动舆论审判,类似戏码屡屡上演,反将两岸民心推远。

两岸政治分歧与心结一时难解,「非统即独」的思维与操作将长期存在,但历史和事实证明,双方愈能保持模糊空间,就愈能产生更多交集、培育更多信任,实现相向而行,同时「战略模糊」也符合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对台海和平稳定的期待。因此,在政治符号、制度或政权层面,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个隔海分治的政权,双方固然各有认同与坚持,但在文化、情感层面,中华文化是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连结两岸的独特价值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不应区分先来后到、孰优孰劣。历史上中国多灾多难,但中华文化几经战乱与动荡,总能得到传续与发展。以近代中国而论,五四运动虽主张吸收西方科学民主精神,但也掀起了激进否定中华古典文化的思潮,成为后来中共发动文革「破四旧」、导致传统文化在大陆遭遇浩劫之滥觞。但即便有文革也没有让中华文化中断,台湾在当时承担了传续角色,此后又将融入台湾特色与国际风格的中华文化,重新带入大陆。

台湾有人以中共曾发动文革,来贬低或质疑如今大陆推广中华文化、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动机,大可不必。正是因为文革,才让大陆官方和民间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后改革开放、经济起飞与国际地位跃升,加上大陆民众精神需求增加与文化产业发展,大陆全力培植中华文化软实力,自然水到渠成。因此,当大陆挟高科技与强大资本催生的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后,台湾如视为「文化统战」,甚至上升为「国安风险」,不仅把自己的格局做小了,也否定了中华文化连结两岸的独特价值。

谈及中华文化时,就不必谈统独。「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深受台湾主流民意认同,也是能让大陆感受到善意的论述。赖清德担任总统后,将循惯例接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若能对上述论述加以确认,并乐见两岸从文化、宗教层面自下而上恢复交流,不啻是两岸避战谋和、恢复互信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