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太空竞赛 陆超俄赶美争霸主

旺报社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日前发射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卫星升空,国防部记取教训,未发出「国家级警报」简讯,只按一般程序发布预告。国防部的预告其实多举一此,因为大陆发射火箭非常频繁,2023年共发射67次,未来会愈来愈频繁,台湾只要区别好火箭与飞弹,不需要担心大陆搭载卫星的火箭。

陆航太科技超乎台湾想像

近年大陆太空科技发展已超过台湾人的想像,2022年底大陆天宫太空站全面建成,成为世界第二个有效运作的太空站。除建成太空站,这十余年间,大陆的长征五号、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A等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探月工程开始收尾,航太科技的自主研发实力惊人。

2023年,在嫦娥探月方面,共发布10次嫦娥四号探测数据;火星探测方面共发布10次天问一号探测数据,并首次发布火星全球影像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其中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历史著名村镇名称命名。大陆科学家透过分析「祝融号」火星车数据,发现有液态水,移居火星可能不是梦想。

在卫星导航方面,大陆自主建设、独立运作的北斗系统,经过10年努力,2023年终于加入国际民航组织(ICAO)标准,成为全球民航通用的卫星导航系统,已服务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美国《2022年中国军力报告》指出,大陆将卫星互联网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性工程,在与遥感、导航系统整合后,可成为「空地一体化」资讯系统。

大陆在运载火箭发动研制、固体燃料火箭、重复航天器等方面的研发也取得重大突破,带动太空探索能力的提升。商业航太表现尤其亮眼,据统计,2023年大陆共研制发射221个太空器,其中120个为商业卫星;民营火箭共发射13次,12次成功入轨,创大陆商业航太新纪录。

中国太空科技发展迅速,令美国备感压力。美国国会2011年通过「沃尔夫条款」,不准美国联邦资金以任何方式与中国在太空项目上合作或协调,并禁止美国太空总署(NASA)所有机构接待大陆官方访客。美国的冷战思维反而让大陆专心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比尔‧纳尔逊去年接受BBC访问时说,美国正在「与中国处在重返月球的太空竞赛中」,竞争推动了NASA的巨额投资。

国际携手远胜於单打独斗

美国航太产业发展也不遑多让,韦伯太空望远镜、「阿提米丝」返月计划、火星采样等任务,推动太空科技不断突破;遥感卫星、GPS等卫星星座,使航太技术快速融入社会经济生活。美国还成立太空军、部署太空武器,展现军事战略潜能。去年5月美国国务院发布《太空外交战略框架》,指出美国决心在太空探索与利用、商业航太、国际太空合作等各个层面,维持或扩大全球领导地位。

尽管美中针锋相对,但太空项目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国际合作绝对比单打独斗好。俄罗斯前联邦太空总署署长罗戈津曾不止一次说过,除非西方国家撤销对俄罗斯的制裁,否则将退出太空站的合作项目,但至今俄罗斯并未实际行动。

今年3月5日美国SpaceX「龙」飞船搭载3名美国和1名俄罗斯太空人,从佛州甘迺迪太空中心升空并飞抵国际太空站(ISS)。就在同一天,俄罗斯联邦太空总署署长波瑞索夫表示,俄罗斯与中国正在考虑从2033年至2035年在月球上建造核电厂,让人类有一天可以在月球定居。

16世纪大航海时代,欧洲航海家绕过非洲好望角,发现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是地球的地理大发现时代,世界历史出现了大变局。21世纪美中俄等大国太空科技突飞猛进,太空时代来临,谁领风骚,谁就是未来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