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社评》中美人才大竞争

旺报社评

美国扩大晶片及设备出口限制,甚至禁止美国人(包括持美国绿卡者)需经美国政府核准才能为中资企业工作,《金融时报》估计,约有200名持美国护照的人员在大陆半导体公司工作,可能多半都会选择撤离中国。另一方面,自川普2019发布「中国行动计划」到2021年间,已有近4000名在美国工程、电脑、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科研机构服务的华裔科学家,回到大陆工作。

美国把自己变成科技孤岛

美国是世界顶尖人才向往之地,以开放、平等的观念及优厚的待遇,磁吸全球科学家。但自2018年起,美国开始以应对来自外国的「安全和技术威胁」为理由,针对华裔科研人员和与大陆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进行系统性调查。虽然多起针对华裔学者的案件,均以无罪或驳回告终,美国司法部今年2月声明停止执行「中国行动计划」,但寒蝉效应十分明显,已有大量科研人才或返回大陆,或流向加拿大及亚洲其他国家。

《2022美国竞争法案》、晶片禁令再次波及华裔科学家,生物医药、半导体、人工智慧、材料科学和基础科学等领域研究人员首当其冲。加上美国社会弥漫的反华氛围,使得华裔学术研究人员加速撤离。根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团队联合发布《身陷囹圄:在美华裔科学家的恐惧》报告,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至少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大陆。

与此同时,大陆科研水准和科研环境对顶尖科学家的吸引力正在提升。本月初,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赴大陆工作、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马毅也宣布,明年起将从柏克莱留职停薪,加入香港大学,出任数据科学学院院长。

深圳为为汇聚全球人才、打造全球梦想之都,以立法形式设立人才专属节日「深圳人才日」,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湾畔建设人才主题公园。深圳医学科学院目标是建成世界顶级医学研究及资助机构,中央更以文件保障「支持深圳探索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颜宁赴深圳工作其来有自。今年9月,获菲尔兹奖的数学家、杰曼诺夫受聘深圳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

大陆成为亚洲人才回流地

人才之争既是科技、资金、产业等硬实力之争,也是制度如何对待人才、让人才有成就感的软实力之争。高端人才看重的不仅是高薪重金,包括被信任的尊严、所认可的价值观、利于创新的生态和利于价值实现的平台与机制。自由包容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和保护创新。美国制造科技孤岛,放任狭隘偏见,营造不友好氛围,必然加速人才流失。

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真心爱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理念,更拔擢顶尖科技与科研人才进入领导阶层。鼓励人才制度让大陆逐步从世界人才流出地变为人才回流地,2021年大陆回国创新创业的留学人员超过100万人。

此外,大陆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全球人才流动趋势与发展报告(2022)》显示,大陆人才竞争力位列全球第8。

美国科技界爆发裁员潮,推特已砍掉一半员工,脸书(Meta)裁员1万1000人,亚马逊也传出计划裁员近万人,微软、Snapchat也有裁员或减薪,TikTok则规画在全球增加3000名工程师,包括新加坡及中国大陆。世界人才正从欧美向亚洲扩散,不仅因为亚洲活跃的经济增长和科技发展潜力,更在于亚洲能从共同体角度理解竞争与合作,在思维、心态和做法上都更加开放,自然对希望有所作为的人才更富有磁吸力。台湾人才众多,习惯朝向西方,现在是把注意力放回亚洲,开辟全新时代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