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印太进入战略竞争新时代

旺报社评

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与东协(ASEAN)特别高峰会议」结束,拜登总统高调宣告美国与东协进入「新时代」,双方并发表「联合愿景声明」,承诺将目前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就会议过程与共同声明内涵分析,印太区域在各国超前部署下,战略环境确已进入「新阶段」,但这场峰会不会改变美、中与东协间的经济、军事平衡。

陆外交反击破联合阵线

12、13日举行的特别峰会,是45年来美国首次召集东协国家元首聚集华府,也启动了拜登的「5月印太外交攻势」,借此向全球宣示,即使世界聚焦乌克兰战争,印太地区仍是美国外交的优先要务,美国在安全及经济领域继续扮演领导角色,并持续加强对东协的承诺、接触与合作,而这一切作为的最终目标在建构更严密的围堵中共网络。

但在现实面,美国与东协间存在结构性差异,彼此理念、制度、目标、利益落差太大,难以完全磨合,特别是美国希望东协降低对中共的经贸依赖,投向美国怀抱是完全不可能的任务;同样的,东协希望美国能提供市场准入的经贸诱因,拜登囿于国内政治考量也是爱莫能助。

根据统计,东协与中国大陆贸易总额去年达到8800亿美元,是美国的2倍以上,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今年生效,中国去年更申请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而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在先,现又无意重返CPTPP,经贸领域成为印太战略中最弱的一环。拜登政府勉强挤出了一个「印太经济架构」(IPEF),不具贸易协定的规模,却对环保、劳工、数位经济、税务、反腐等订出很多高标准,对许多东协国家而言「只有痛苦、没有收获」,各界原本期望美国在峰会中会正式推出IPEF,结果联合声明中只字未提,应与东协国家反应冷淡有关。

另外针对中共在南海的领土主张与行动,声明中只原则性表达,各国将致力维持区域和平、安全及稳定,重申「联合国海洋公约」规范的自由航行与飞航权等,避免点名中国。声明更回避了美国鼓吹的「台海安全稳定重要性」,显示多数的东协国家无意介入美中对抗,在两强中保持等距。

相形之下,大陆虽然拥有经济优势,却面临了外交及安全困境,特别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美国地位与影响力上升,国际舆论更不利于中国。为了突破美国及西方国家的联合阵线,中共也发起外交反击,领导人习近平在「博鳌论坛」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外长王毅紧接发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守护世界和平安宁」专文。

台湾失去对世局反应力

习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议是个原则性的概念,王毅的论述则锁定亚洲,明指坚决反对藉「印太」战略分裂地区、制造「新冷战」,反对藉军事同盟拼凑「亚太版北约」,坚定维护东协在地区架构中的中心地位。美中针锋相对,毫无退让、妥协空间,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进入新阶段,美国东协峰会只是揭开序幕。

拜登总统首次访问韩国与日本,首站访问首尔,给足了尹锡悦面子,然后到东京出席24日的「四方安全对话」(Quad)峰会,这才是美国外交攻势主力。中国虽处于相对不利地位,却打破惯例,习近平先发制人,在尹锡悦胜选当天就致电申贺,并派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尹锡悦就职大典。

尹虽然亲美、日,但基于北韩问题、中韩既有庞大利益等因素,不至于全面反中。大选期间,他宣称将部署「萨德」反导弹系统,但就职演说中却回避了这个中韩间最敏感的议题,可见一斑。

Quad及「美英澳安全协议」(AUKUS)是美国最重要的抗中机制,预期在Quad峰会中,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中共扩张势力范围、乃至台海安全等针对性议题都将浮上台面,美方也可望在日、澳、印正面支持下,正式推出IPEF,一场外交主力战即将上演,各利益关系国都严阵以待。

乌克兰危机颠覆世界秩序,加速中、美、俄、欧盟的终极竞争,2022年将是动荡不安的一年,各国都在寻求最有利的政策与布局,台湾却深陷疫情困境,热衷内部权力斗争,失去对世局变化的反应能力,国家越来越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