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無法設管委會 桃市議員籲推「住戶代表委員會」

社宅住户无法比照公寓大厦住户成立管委会,民代建议推动社宅住户代表制度,与市府建立沟通管道。图为社宅中路四号。本报资料照片

桃园力拚社宅数量,但社宅住户并非所有权人,无法比照公寓大厦住户成立管委会,有民众抱怨难以反映意见,呼吁市府应推动社宅住户代表委员会,建立沟通管道。都发局回应,民众可以透过第一线物业单位、住宅处、社宅服务中心表达意见,今年也会首度在各社宅举办座谈会搜集住户心声,再研议后续是否成立代表委员会。

目前桃园社宅修缮管理由市府委外物业管理厂商负责,议员林政贤今指出,社宅住户并非所有权人,无法依公寓大厦组织条例成立管委会,因此台北市2020年起实施社宅管理委员会制度,由住户投票选出代表,汇整社区意见直接向市府提出建议,目前新北央北青年社宅已跟进,台中和高雄也研拟成立,桃园至今却没有对策。

议员黄崇真直言,住户对设立管委会意愿强烈,包括内部修缮、公设开放使用频率等问题,上百名住户都有意见,但现在住户声音常无法传达,物业管理厂商也难为,未来社宅数量越来越多,建议应建立住户代表制,直接向市府表达心声。

议员陈韦晔也呼吁比照公寓大厦的调处委员会,成立社宅争议仲裁委员会,邀请学者专家、业管团体代表以第三方身分介入调解、仲裁。

都发局长江南志表示,市府针对社宅争议事件统计,以中路四号件数较高,约占总数25%,内容包括烟味、噪音、公共设施等问题;为协助住户解决,市府提供智慧社宅APP、社宅服务中心专线及市政信箱1999等多元管道可随时反映意见,并由社宅服务中心专责处理。

江南志指出,目前全台仅台北市订有社宅社区营运管理要点,住宅处会参考其他县市推动成效,评估以更有效率的方式协助住户解决问题;今年市府也将先首次试办座谈会,搜集住户意见,再研议住户代表制后续可行性。

目前桃园社宅完工13处、4281户,议员詹江村今批市府推动社宅态度消极,住宅处表示,预计2028年底前可再完工入住9处、1835户;除已规画40处、8000户外,也持续盘点土地,预估未来可再增加700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