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進行式】魯人/老來寫字趣
图/Gami
退休后,一时之间很难适应终日无所事事的新生活形态,直到某次偶然看到社交媒体推播「写字帖」,小时候勤练毛笔字的回忆顿时鲜明了起来。
一笔一画都有规矩
应是小学低年级时,常帮学校挥笔书写各类告示及春联的工友伯伯,利用课后时间开班授课,教写毛笔字,每人一个月付费新台币五元,我也报了名。
工友伯伯当时刚从军中退伍,年约五十,每天穿着功夫鞋穿梭校内传送公文。放学后,他在办公室放好笔墨砚台,一板一眼地教起书法:握笔时,要用大拇指、食指与中指紧握笔杆,三者圈起来要能放得下一枚小颗鸡蛋。运笔时,小指头要顶着笔杆保持笔锋垂直,执笔的手腕端视书写小楷或大楷或枕或悬于桌面,两眼正视笔锋,头要摆正;一笔一画都有规矩,丝毫不能马虎。
磨墨也有讲究:手臂悬空,拇指与食指轻轻夹着墨条不急不缓地往同一方向精工细作,认真地感受墨与砚间的摩擦;加水也得适中,过犹不及。
在他眼中,练习书法不仅是学写字,更是修身端正的象征。提笔写字时,务求专注、静心直坐、调节呼吸、运力笔尖,方能写出好字,也才能做好人;简单地说,他认为这是「书法养学」的精义,对正处在启蒙教育时期的小学生尤其重要。
可惜当时家里食指浩繁,每个月五元仍是一大笔开销,短暂学了一学期,我就「辍学」了。大概从工友伯伯那儿习得的书写准则镌刻在记忆深处,成年后每每想要重新挥翰临池时,众多写字规矩总让我裹足不前,迟迟没有再次提笔的勇气。
直到在社交媒体上偶然看见写字帖的推播,才发现写字如今「方便」许多,不但各色各样的名家写字帖随手可得,更有程度深浅不同的练习簿让人临摹、复制,写字一下子变得好玩、容易。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毛笔与磨墨更简化了不少:「钢笔式毛笔」只须插入笔管就可「振笔疾书」,墨水一旦用罄再次装上新管即可,丝毫不必担心成为「黑手」。
写字一事变得自在,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多少也随意无压力。握笔无需提悬,就像写钢笔字一样轻便,无论大、中、小楷皆然。此后,我就写上了瘾,早晚各写一次,写小楷倦了就改写中楷,晚上换成钢笔来写「硬笔」书法;写字成了消磨时间的最佳选择。
看着老伴每日画画,我也悟出来书法与绘画殊有不同:画者将自己想要画的花草山水投注纸上,透过画笔与颜料尽情地恣意挥洒,不同颜色常造就出崭新的美感,洒脱之余自成一格。
书法练习却是自我对话居多:写前先得慎重地衡量如何按照比例、方位、大小在一格格的方块里「放入」每个字,却常一不小心地将这笔写重了或将那笔写轻了,这笔几乎写出了格子而那笔却离格线远了些,有时亦不免自怨自艾。难得写出稍感满意的字(意思是自觉与临摹对象颇为相近),忽然又心情大好,接下来的落笔瞬间变得惬意悠然。
总之,绘画的自由度似较书法为大,我因而常与老伴笑说:「写字符合我高度自律的生活态度,而绘画的灵活机敏符合妳那仿若艺术家般的即兴个性。」
一切虽仍在入门阶段,孤芳自赏,但也因知道每天都在进步而自得其乐,这样子也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