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進行式】魯人/日行萬步的遐思

图/Gami

为了取悦它而迈出步伐

多时以来的外出走路习惯,回想起来应是源自女儿的孝心。1998年,她随母亲赴美短暂停留,偶然在运动商店看到了一个黄色皮卡丘造型的计步器,心想可以当成礼物回台送给爸爸。而我有了这个可以夹在裤腰带上的步程纪录装置后,随即开始了长达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走路历程,至今未歇。

刚开始时,纯是为了「取悦」这个小东西而四处行走,乃因每走满一百万步(约是三个月的时间),它就会自动地「唱(响)起」短歌,滴滴答答地让人颇有成就感,乐于继续走满下个一百万步,以能再次倾听、感受它的扬声振动。

于是,三个月又三个月,一年复一年。虽然这个飘洋过海而来的小家伙早已不堪使用而鞠躬尽瘁,新的计步器也一代又一代地不断替换,每天外出走路的习惯却因它而养成,甚至有些欲罢不能了。

要能走上一万步,说起来也不难:出门时尽量搭乘公车,早一站上车也晚一站下车,如此即可「赚」些步数。外出办事或开会若是路程不远干脆安步当车,这么一来约仅半天时间就能达成万步配额的一半。下班时,一路走回家去又可增加四千多步,绕行远一点则五千步不是问题。

于是多年下来,我的「日行万步」旅程早已累积远逾九千万步,足可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重也随之慢慢地、一点点地下降,近二十年间逐步从九十五公斤回到了就读大学时期的七十七、八公斤,然后就停滞不前已有数年以上。自知这大概就是目前的适宜体重,无须苛求,只要继续走路持盈保泰即可。

走路作为一种日常观察

我戏称四处走路是为了「探求民瘼」,沿路大小商店都成了日常观察对象:这里开了间新的便当店、那里的便利商店搬了家、年轻人喜爱的饮料店怎么突然收摊了;这些「邻里杂事」都是回家与妻儿闲聊的最佳素材。

但是走路也常有些意外发生。如某年夏天的午后我沿着河堤走回家去,突如其来的骤雨让我只能勉为其难地躲在一个空竹架下忍受雨点的摧残暴打,狼狈不堪。还有几次走路走到一半突觉无力,暗忖应是空肚子引起的血糖陡降,赶紧找了间便利商店充饥,休息一阵子后才又继续。

退休以来,日行万步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也就不再强求。上下午各出门乙次,以一个长方形的图式走过街头巷尾,次第途经附近的中学、小学、高中后到达某条四线大道,右转再右转后继续前行即可抵家。如此每日也能积累个六、七千步,差强人意却也聊胜于无。

好友看到我汲汲于走路便调侃地说,若能在脚下装个微型发电设备,当有助于节能减碳。此言甚获我心,诚盼有人发明既可发电又可储电的鞋子,每走一步就能转换若干电力自存,走路愈多发电愈多,而如手机、笔电所需电力皆可透过走路积贮使用。

如此一来,「用爱发电」就可转换为「用脚发电」,自力更生并自给自足。「行」有余力当也还能「馈送」电力给其他亲朋好友,借此吸引大家一起加入扩展能源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