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度参加外亚维侬艺术节 台湾当代剧场吸取法国养分

▲顽剧场月亮妈妈》。(图/文化部,下同。)

记者蔡绍坚/综合报导

为展现台湾小剧场丰沛的创作能量与活力形象,文化部自2007年起,以外亚维侬艺术节做为台湾现代戏剧国际发声的舞台。今年是第十度参与,台湾的表演团队飞人集社剧团、顽剧场、动见体剧场及丞舞制作团队,将于7月7日至7月30日三个星期中,将台湾的当代创作带到外亚维侬艺术节。

1998年,在前亚维侬艺术节总监费佛达榭(Bernard Faivre d’Arcier)遴选下,八个带有传统色彩的台湾团队受邀前往亚维侬演出,在此全球瞩目的表演艺术舞台获得正面回响,后续国际巡演邀约不断◦为使台湾新生代戏剧舞蹈团队得以更多元发展、艺术家及团队借由参与国际艺术节,汲取异于以往的制作经验,自2007年起,文化部(前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与驻法国代表处台湾文化中心主动以系统化方式,推动台湾团队参与外亚维侬艺术节计划。

文化部表示,十年来,计有34个团队、47件作品前来外亚维侬演出。每年7月,各团队每天演出1个场次、连演三周,总计近百场演出、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除了实际促成台湾团队巡回海外的机会外,也相对提升了台湾与他国艺术家共同创作可能性,「不少团队汲取外亚维侬养分而茁壮,后续将作品带到其他城市与国家,让更多的观众惊艳台湾现代剧场的创意与水准;也有团队发展出国际合制的作品,创作视角更具普世价值、制作规模更国际化。」

文化部说,十年耕耘,从一开始对于是否能够穿越语言与文化的障碍,成功吸引观众,感到忐忑不安,到蔚然成为外亚维侬艺术节不可或缺的角色之一,台湾团队以整体出击、共同宣传的方式,每年在艺术节逾千个节目中脱颖而出,口碑与媒体效益稳定成长,在这个被法国媒体称作「马拉松式竞技场」的表演平台闯出了名号。

▼丞舞制作团队 《浮花》。

以「表演艺术-活力艺术」(Arts Vivants, Arts Vibrants)为题,本年度计有四个节目于亚维侬丝品剧院及Les Hivernales编舞中心演出,其中两个戏剧作品皆触及生命议题,以偶戏光影、默剧等不同元素来诠释 ; 另两个舞蹈作品则以肢体分别探讨人之间的权利结构关系人生际遇感触。

飞人集社剧团(Flying Group Theatre)/《初生》( La Naissance):《初生》探讨的是生老病死的人生课题;题材虽然严肃沉重,但试图用轻盈的视觉手法和语言加以表现。这件作品是导演暨戏偶设计人石佩玉与编剧周蓉诗以及法国插画师莒丝莲‧额贝哈(Ghislaine Herbéra)的共同创作,不同的手法彼此交融,却又展现了各自的独特性,因而诞生一出跨越文化、语言的混种风格剧作。

▼飞人集社剧团 《初生》。

顽剧场(Théâtre des Enfants Terribles)/《月亮妈妈》(Mamma Luna):《月亮妈妈》是一个和「月亮」有关的寓言,也是一个和「生命」有关的故事。留法学习小丑技艺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黄凯临从儿时与祖母相处的日常片段出发,带出生命的举重若轻,探讨如何面对亲人的日渐衰老及以及终有一天必然要面临的道别课题。黄凯临利用月亮的阴晴圆缺象征生命的开始、成熟、衰退和消逝。

动见体剧团 (M.O.V.E. Theatre)/《Play Me》:《Play Me》是在2011年经历过一次外亚维侬艺术节洗礼的动见体剧团2015年的新作,内容以「游戏」(play)意寓人与人之间的权力结构关系。编舞家董怡芬近年参与许多跨界演出,跨足戏剧或肢体剧场,作品风格充满强烈的情感语言、身体节奏以及独特的身体诠释。

丞舞制作团队 (B.DANCE)/《浮花》(Floating Flowers):《浮花》编创概念来自台湾民间信仰中流放水灯意象舞码中阐述了编舞者蔡博丞对于人生载浮载沉的生活际遇之感触,探问人对未知未来的恐惧。这部作品曾于2014年获得德国汉诺威国际编舞大赛【观众票选第一名】及【德国司徒加特•高提耶舞团制作奖】、2015年西班牙MASDANZA国际编舞大赛【观众票选第一名】;国际邀约不断,此次将是《浮花》完整版法国首演。这是驻法国代表处台湾文化中心二度与亚维侬现代舞蹈指标性场地Les Hivernales 编舞中心合作,推出台湾新锐编舞家作品。

文化部今年首度整合欧洲外馆资源推动巡演,飞人集社剧团及丞舞制作团队赴亚维侬演出前,在驻西班牙代表处文化组规划下,6月26日、7月1日将先在马德里Circulo des Bellas Artes剧院各演出一场。

▼动见体剧团 《PLAY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