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司马懿谋略中的「缓」与「急」(林榕杰)
明代朱天然撰《历代古人像赞》中的司马懿画像。(图:维基百科)
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谋略大家,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军事方面都是如此。就军事而言,他一生指挥过伐吴、拒蜀、袭孟达、灭辽东、降王凌等,而其对敌谋略在这些战争、战役中会因时因敌而变:比如拒蜀是缓战,袭孟达是急进急战,攻辽东襄平则是先缓后急。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敌人,他在谋略上表现出「能缓能急」、「有缓有急」、「时缓时急」来。下面重点谈其对孙吴与辽东的两次战役。
司马懿急攻战的范例之一是对孙吴的反击战。正始二年,东吴三路伐魏:将领全琮攻击芍陂,朱然、孙伦围困樊城,而诸葛瑾、步骘则进掠柤中。当时司马懿请战,而魏国朝臣大多认为东吴军队远来包围樊城,难以取得胜利,「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司马懿却认为不去援救是失策的:「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场骚动,众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晋书‧宣帝纪》)。司马懿可谓「义正辞严」,其后率诸军出征。
此役司马懿求速战,主要是因为南方湿热,对北军来说不宜持久。他派轻骑挑战,但南军不敢迎敌。于是司马懿转而休整战士,「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东吴军队夜退,魏军转入追击战,在斩俘万余人并缴获敌方舟船等后回师。此役魏臣大多仅看到东吴军队难以取胜的一面,而司马懿则想到魏军如主动出击可以获利的一面。他在抵达前线后积极求战,迫敌退军后又急追获胜。
在魏明帝时期的辽东之战中,司马懿在处理缓急关系上的谋略又有所不同。景初元年,辽东太守公孙渊自立为燕王,并置百官有司。魏明帝决定派司马懿率军出征。关于公孙渊应采取的对魏防御战略,司马懿认为:「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以距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成擒耳。」他还预测辽东军队会先拒魏军于辽水而后坐守郡治襄平,换句话说,就是先取「中计」而后取「下计」──后来战局的演变果如其所料。司马懿可谓能料敌制胜者。
至于此役的持续时间,司马懿对魏明帝表示「往百日,还百日,攻百日,以六十日为休息,一年足矣」(《晋书‧宣帝纪》)。他认为此役需时较长。辽东相当遥远,而公孙渊已经叛魏且有防备,加上他不能获得其他方面援助,这些都决定司马懿此次不会采取急进急攻的做法,出师与回师都用百日。
景初二年,司马懿率军出征,后抵达辽水。公孙渊果然派步骑数万依辽水御敌,并构筑长达20余里的围堑,坚壁而守。这时司马懿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先攻辽水下游,吸引辽东军队主力至此,而后再从上游渡过辽水。此后他采取攻敌所必救的策略,率军急进襄平而不是攻击辽水边的敌军。辽东军队见魏军出其后,仓促间离营企图截击对方。魏军与辽东军队三战三胜,后者撤回襄平城中防守。这样公孙渊终于转而采取司马懿所称的「下计」,并被魏军围困。
然而,当时大雨连下一月有余,「大水平地数尺」。这种天气不利于攻城,且魏军尚未对襄平实现合围,因此司马懿按兵不动,静待天气转好。公孙渊属下砍柴、放牧如故,魏军诸将欲向他们进攻,但司马懿都加以禁止。当属下陈珪对「远来而更安缓」的做法提出疑问时,司马懿解释说,现在敌众我寡,敌饥我饱,且「水雨乃尔,功力不设」,这时即便想加紧攻城也不会有成效。他此次出征,并不担心敌方进攻,只是担心他们逃走(如果这样,辽东之战时间会大大延长)。现在敌方粮草将用尽,但魏军对襄平尚未实现合围,如果此时「掠其牛马,抄其樵采」,这其实是在逼迫对方逃走。司马懿认为「贼凭众恃雨,故虽饥困,未肯束手,当示无能以安之」(《晋书‧宣帝纪》)。杀死或俘获对方出城砍柴、放牧者,虽能获小利,却会有损大计。
雨止歇后,魏军得以合围襄平城,于是修筑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连续发起进攻。公孙渊难以抵敌而请降,提出魏军解围撤退而他则「面缚」,但司马懿不同意。其后他又乞求约定期限送交人质,司马懿也拒绝。公孙渊不得已突围,但被司马懿部下击杀于梁水中。其后魏军占领襄平城。在此役中,司马懿率军渡辽水后进军襄平途中是急进急战,围攻该城则是先缓后急。
(作者为历史学博士,有三国史著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