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台商「西进」潮起潮落──中国谋略(六)

1992年1月,邓小平深圳南巡。(中新社

1987年台湾开放老兵回乡探乡、1989年开放两岸旅游之后,冰封近40年的国共关系进入解冻状态。通过双方的频繁互动,加之台湾解除外汇管制(1987年7月),允许企业对外投资,及大陆于1988年6月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有如及时雨,为台商赴大陆投资兴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与政策指引,从而使商机蠢蠢欲动。依大陆统计,1989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计540个,协定金额5.5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5亿美元。

第一波投资潮由王永庆点燃

尤其是1989年6月4日,北京发生「6.4天安门事件」之重大政治骚乱,导致大量外商撤资离开,台商则借机加快对大陆投资步伐

有一位朋友在事后亲口告诉我一个神奇的经历:在飞往北京的航班上,只有我一名乘客,宛如包机……。可见当时跨国企业界惊恐的程度,而台商则是「明知山有虎」仍勇往直前。

其中最具指标意义、轰动效应的,非王永庆于1989年11月30日首访大陆,并准备投入70亿美元,在厦门兴建炼油与石化厂一贯化体系的「海沧计划」莫属。其对台商赴中国大陆投资产生了至为关键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并形成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第一次高潮

就在王永庆「登陆」的两个月后,台湾适时于1990年1月公布《对大陆地区间接投资或技术合作管理办法》,在相当程度上加速了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热情

资料显示,这一时期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特点是:「台湾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外销」的「两头在外」的运作模式,平均外销比率达85%;投资主体以中小企业为多,投资规模偏小,平均每项投资金额不足100万美元;投资方式则以合资或合作经营为主,独资企业较少,主要是考虑人生地不熟需要「熟门熟路」的当地企业带路,以策安全

第二波投资潮由邓小平催生

1992年春,邓小平南巡,解决了吵嚷不休的「姓资还是姓社」的困境,大陆经济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台商看好大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机,加快、加大进军的步伐与布局,形成台商对大陆投资的第二次高潮。

依大陆统计,1992年~1994年三年间,台商对大陆投资项目计2.3万家,协定金额200余亿美元,实际投资额75.8亿美元。其中1992年台商对大陆投资协定金额仅次于香港,跃居大陆吸引境外投资的第2位。

惟好景不长,1995年6月7日~10日,李登辉私人名义访问美国,并在其攻读博士母校康乃尔大学发表演讲,畅谈「中华民国在台湾」,令坚持「一个中国」的大陆极为不满,甚至于当年的7、8、11月及2016年3月,在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域进行4次包括试射导弹在内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导致两岸关系重回紧张状态。

加之台湾经济结构调整与大陆经济环境开始出现「敌强我弱」的微妙变化,促使李登辉于1996年9月14日年祭出「戒急用忍」【注1】的「紧箍咒」,严格限制大企业、高科技产业对中国大陆投资,乃至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台商对大陆投资开始出现明显滑坡

【注1】

戒急用忍:1996年李登辉提出「戒急用忍」政策,大幅限制企业赴大陆投资,把两岸经贸套入一个紧箍咒中。

其政治上的想法当然是避免让台商协助大陆壮大,经济上的背后理念则是「中国崩溃论」,认为大陆的金融呆帐高、环保恶化、通膨走高、国企下岗严重,迟早经济会崩溃。因此台湾先启动南向政策,之后就祭出「戒急用忍」政策,以与大陆进行切割。(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