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齿轮小厂手握电动车升级秘密 鸿海、和硕都关注

本土董事长林森(左)与总经理益民(右)(摄影者陈宗怡)

4月28日,新竹工研院的会议室内,一家名不见经传、年营收不到10亿元的齿轮厂产品发表会,竟引来包含鸿海集团电动车开放平台MIH专案办公室执行长郑显聪和硕执行长廖赐政与捷能动力董事长林士贤等,在全台电动车产业各路人马关注下,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原来,继德国汽车大厂BMW、机电大厂博世(Bosch)后,这家台商竟率先打造出全球第3款、亚洲第一款商品化的电动车二速齿轮变速箱

营收仅对手1/8

却抢先推出升级版变速箱

工研院机械与机电系统所长胡竹生指出,在电动车心脏的动力系统中,除马达外,另一个核心零组件,就是帮助电动车减速或换档加速的齿轮箱

一直以来,单速齿轮箱的缺陷是,要高速行驶就只能舍弃续航力,要续航力就要割舍高速行驶,但工研院与该齿轮厂合作研发的二速齿轮箱,让两者能兼具,因此备受关注。

这家齿轮厂是,今年成军40年的本土企业公司,背后灵魂人物是父子档:本土企业董事长林森与总经理林益民。

你没看错,这家公司就叫做「本土」。为公司命名的林森说,这是代表根留台湾理念与意涵,但他不讳言说,这却也常常让他介绍完公司名字后,立刻又被问到,「所以这家台湾本土公司叫什么名字?」

中兴大学化学系教授林宽锯认识这对父子超过5年,他说,他们可不简单,不仅在5年前就追上台湾齿轮王—和大的脚步,成为全球最大电动车品牌供应链第二家齿轮台商,但当时两者营收规模差了8倍。

摊开数据,该公司的电动车事业部门营收从2017年刚起步,仅约两百万元,到今年上看5亿7,500万元。

它凭什么成为电动车商机下的新赢家

答案是,多犯错。

1981年,林森创办本土企业前,他本是欧洲齿轮加工机代理商业务,就像是位「齿轮传教士」,每年在全台举办座谈会,从原厂引进全球最新的齿轮加工技术分享给台湾业者。最经典的一役是,台塑集团创办人王永庆,早年投资的齿轮厂,就有超过6成设备出自这位「齿轮传教士」之手。

「我们很喜欢尝试新技术,但也会犯错,10个新技术,至少6、7成都会拿来用,但成功率大概只有一半。」林森说。

本土企业的生意模式,是先过滤全球各式展览中发表的最新技术,然后抢先砸钱买进,它先在自家工厂生产测试、然后一边做尝试,一边向有创新需求的客户推销,争取打样或共同开发的订单;之后,再借由让客户分摊部分预算的方式,一步步强化自身技术力。

拚新技术,敢试敢犯错

拉长摊提期、找伙伴成本

以电动车为例,近2、3年开始被车厂关注、能降低齿轮噪音齿面扭曲控制技术,他们早在2009年,就已经跟裕隆集团旗下的华创公司合作研发,华创因不熟悉专业齿轮生产制造,找本土合作研发,借此缩短研发时间。但可惜的是,当年的研发计划只执行一年多,裕隆就决定放弃,之后,本土企业继续靠自己的获利支持这项技术,历时7年,才完成落地化的生产制程

走在技术前沿,代表要承担更多变数

主掌研发与制造的林益民举例,如电动车的齿轮箱设计,要尽量听不出动力系统的声音,只能听到风切声,这种噪音的要求程度与过去燃油车完全不同,他曾重新设计几十次齿轮模具,都无法达成要求,「我自己都在内心质疑,电动车厂有必要这么严格吗?」他说。

「这是一连串生产地狱练出来的,产线主管每次看到新考题,脸就黑了。」林益民说。

多尝试,总有投资会开花结果,这对父子档将停损线设在「能维持公司小赚,不影响营运」的底线上。面对很久才能回收的新技术,他们就学着放长远:以6年到7年时间摊提,并且找伙伴合作,承担成本。

这过程,当然不好熬。林森自言,这全靠拚量的代工订单获利来支撑,「如果本土不是一家股权百分百的家族企业,根本不可能这样做。」他说。

五一劳动节当日,我们走进它位于台中市的生产基地,数十位产线员工忙进忙出,继续加班,显见其确实迎来高峰。

一位熟悉和大与本土的电动车动力系统商分析指出,本土是相对小的家族企业,追求精的研发生意,这家小厂赢在比同业更多元、更有基础的技术研发团队,而且有更高的配合度与更低的共同开发成本。

不过,本土虽然抢先推出商品,且已有泰国电动车厂与日系的台湾整车厂订单在手,但同业指出,后续有没有国际汽车大厂愿意采用,才是考验,想要继续胜出,它就必须能跑得比别人更快,如同齿轮般,越小转越快。

《商业周刊17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