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汉高祖刘邦75代孙 追本溯源(刘良升)

12月16日拍摄的江村大墓外藏坑。陜西省文物部门近日发布最新考古结果,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其陵墓位置、规模已确认,并从霸陵周边的外藏坑及陪葬墓中,出土了大量金银器、陶俑、铜印等珍贵文物。「汉文帝霸陵」之谜被揭开面纱。进入21世纪后,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东郊的白鹿原西部地区展开了大范围的考古调查,并对世传的汉文帝陵所在的「凤凰嘴」,以及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等区域进行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基本确定了汉文帝霸陵陵区的大致范围、重要遗址的分布状况和形制布局,并新发现了一座「亚」字形大墓。这座新发现的大墓因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江村而被称为江村大墓。经过持续勘探及对大墓周边部分外藏坑的抢救发掘,基本确认这座大墓为汉文帝陵墓。(新华社记者张博文摄)

2021年12月14日,大陆国家文物局在线上召开「考古中国」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来对于3项汉唐时期遗产的考古成果,其中历经多年考古的调查和论证,西汉文帝霸陵也被正式确认了。当堂弟把这则消息分享到家族群内,我们堂兄弟间对这个共同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说我们这支刘氏支系,正是由汉朝一世祖高祖刘邦、二世祖文帝刘恒、三世祖景帝刘启、九世祖光武帝刘秀、十世祖广陵思王刘荆,一直传承到我们所属的75代。借由这般特殊的因缘,家族中也产出了不少「汉朝史」爱好者。

前汉在历史上一共有15位皇帝,其中在汉惠帝刘盈崩殂后,高皇帝的正室吕太后专政时期所迎立的两位少帝刘恭和刘弘,并不被视为汉室正统,且两人被废后均不知所踪。尚有居帝位仅仅27天的昌邑王刘贺经废黜后,贬为海昏侯,迁徙到现今江西省南昌市的封地,他的陵寝于2015年首度在南昌市被发现时,其陪葬品的丰富与精美让人咋舌,誉为当年的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而前汉最后一位「所谓」的皇帝孺子婴(刘婴),两岁时即位为皇太子,3年之后王莽篡汉因而退位,再过15年新莽政权覆灭,刘婴于天下大乱之际,被起义军领袖方望立为天子,不久兵败死于乱军之中。

除却前述4位,其余11名前汉皇帝,都是安葬于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一带,其中9位皇帝陵都是毗邻相依整齐有序地分布在渭河北岸的咸阳原上,仅有汉文帝刘恒的霸陵,和汉宣帝刘询的杜陵在渭河南岸西安城区的东侧和东南方,为何他们两位的陵寝不在咸阳原的皇室主陵区之中?真正缘由已不可考。且除了汉文帝的霸陵外,含汉宣帝的杜陵在内,每一座陵区均可发现皇帝陵高大的覆斗形封土,伴以不远处皇后陵的巨大封土(即所谓同茔异穴的规制,夫妻分别埋葬在两个相互紧靠的墓穴中),以及受赐陪葬大臣们的陪葬墓茔。

而独特的霸陵却有一则千古不解之谜。原因是霸陵的陵区范围,基本上已确定在西安东侧的白鹿原一带,历史考古专家也成功地考证出文帝生母薄太后陵寝(薄太后原称薄姬,先仅是高祖的嫔妃,在汉高祖过世15年后当汉文帝入主朝廷时,她才被尊为皇太后,所以汉高祖本身是与皇后吕雉合葬于长陵。),和文帝窦皇后陵寝的封土位置,可是历两千年来却遍寻不着文帝陵的封土。在白鹿原区域的凤凰嘴,却有一座奇伟俊秀的山头,其近似金字塔的山型对比于唐朝「依山为陵」的唐太宗昭陵之九嵕山、唐高宗乾陵之梁山、或唐玄宗泰陵之金粟山,毫无疑问地均展现出帝王陵寝磅礡的豪迈。所以千百年来的历史专家,咸认凤凰嘴山体之中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地宫所在,而凤凰嘴山脚下也被各朝各代树立了「汉文帝陵」的石碑。不过吊诡的是陕西省考古人员2011年在凤凰嘴进行大规模勘探,却没有发现任何人工开凿过的痕迹。(按:依山为陵是指在大山中开凿墓室)

江村大墓外藏坑出土的彩绘陶俑(新华社)

江村大墓与薄太后南陵出土的部分文物(新华社)

此外,许多专家学者就此认为汉文帝陵是唐朝帝陵「依山为陵」规制的启蒙发明者,我个人却不以为然。因为文帝的继承人景帝刘启之阳陵,和其后武帝刘彻之茂陵,均有覆斗形的巨大封土,如此他俩岂不甘冒大不讳违背文帝订定的「依山为陵」祖制吗?为此,数年前堂哥曾顺道带着堂侄儿前往白鹿原实地考察,他总觉得凤凰嘴离文帝正室窦皇后陵的封土太远,不尽符合夫妻同茔异穴的常理。看来我们这些身上流着文帝血脉的裔孙,对祖上的想法多少还是有些心有灵犀呀!

其后的转机是到了2002年,有6只原属西汉时期的珍贵文物黑陶俑被盗,且辗转送往美国险遭拍卖,大陆相关单位锲而不舍地追回文物后,确认是从白鹿原江村的一座前汉时期墓穴中所窃得,考古人员于是聚焦于江村古墓,结果赫然发现这里的地底下竟然隐藏着一座具有4条墓道,且呈「亚字型」的超级大墓,乃暂时命名为「江村大墓」,并于2019年划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更多的文物证据出土,加以其顶级的形制和超大的尺寸,大陆国家文物局方才底气十足地宣布「江村大墓」才是汉文帝霸陵陵寝之所在,直接否定了凤凰嘴「依山为陵」的说法。也正因为文帝陵不像其他前汉或后汉的皇帝陵都有高大的封土,从而让这个谜团困惑了后人2000年。

由空照图观之,「江村大墓」向东距离窦皇后陵约800米,西南距离薄太后陵约2000米,而北距凤凰嘴约2100米。由此推算窦皇后陵与凤凰嘴的直线距离约在2250米左右之遥,无怪乎印证了堂哥认定凤凰嘴不应为文帝陵的直觉。而文帝陵的不起封土,如此的简约「薄葬」,也具体反应了汉文帝刘恒一生以简朴孝顺著称于世,方能缔造出汉初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至此,前汉11位皇帝位在西安附近的长眠之处均已无疑议的确定了。

谈完了「地上西安,地下长安」的文化瑰宝后,同为炎刘世胄的后汉帝国也有14位皇帝。当中后汉末代皇帝献帝刘协逊位后,贬为山阳公,逝世后葬于现今豫北地区修武县境的禅陵。加以少帝刘懿(北乡侯)早夭其陵墓不详,以及另一少帝刘辩被董卓所废且鸩杀未有建陵外,其余11位皇帝的安息之所都是在后汉都城洛阳一带。

后汉大体承袭前汉规制,只是帝后同穴合葬,地面封土减小,改方为园,是为圆形封土。且有鉴于前汉帝陵在新莽覆灭,烽火战乱中被盗掘的惨痛事实,开国明君光武帝刘秀也推行薄葬,致使皇陵的辨识度更变低了。且经历改朝换代,掘墓者众,沧海桑田之变迁,加以史籍对于后汉皇陵方位的记载过于简略,千年以来以讹传讹,洛阳北邙山下的陵寝封土究竟为谁者,已产生不同见解。据说还有某处帝王陵的表层封土,因故被百姓移为他用,不复见陵寝形貌,更加深了查察的困厄。连位于黄河之滨,距离小浪底水库不远之处的一座帝王陵,自北宋以降,历朝历代立碑视作为光武帝刘秀的原陵,但现在有持另一派观点的学者,以该处濒临黄河,腹地展幅有限,不足以容纳过多的陪葬墓,且距离其他任何的后汉帝陵都太远,而驳斥为原陵的说法。

冀望历史考古专家们,能再接再厉,继圆满完成了前汉皇陵的系统整理,再积极挑战将洛阳的后汉皇陵归属厘清,这不但可让未解之谜底公诸于世,还原历史真相,也让我们刘氏后人,完成追本溯源的心愿,我们热切期待中!

(作者刘良升现居现居美国德州休斯顿市)

【刘良升专栏每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