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蓝白「保而不弃」才是王道(林保淳)
2024的选战,蓝、白两党必须有个彻底的觉悟,那就是千万不能违背台湾60%以上希望绿营下台一鞠躬的民意。(合成图/取自脸书)
选举将届,各家「民调」纷纷出炉,以最近1个月来的多数民调趋势而言,大体可以归纳为几点:一、绿营的「美德配」始终居于领先的地位,蓝营的「侯康配」急起直追,紧咬于后,而白营的「柯盈配」则屈居末位,犹在奋力突围中;二、绿营在南部拥有较深厚的群众基础,蓝营则在北部占有优势;三、白营在20至29、30至39年龄层领先,绿营次之,蓝营则在60岁以上领先;四、白营能赢取较多的中间选民,而绿、蓝居二、三位。
当然,距离选举投票日还有近1个月的时间,其间会不会有更大的变化,就很难臆测。但是,强弱项的趋势分明,也分别指出了各阵营未来应该努力的方向,如何巩固自家原有的优势,而竭尽其全力,增强其弱项的部分,就成了三党必须共同努力的目标了。
就总体趋势而言,绿营是明显在「民调」上领先的。但是,绿营的优势,还不仅止于「民调」,最主要的在于绿营基本盘大于蓝、白,且集体服从性高,一声令下,投票意愿极强;而绿营拥有行政权,全面掌控了司法、校园,可以充分利用行政优势,阻绝他党的声势,如启动司法,以查水表的方式,调查赴陆旅游的里长、利用学生团体,阻挡他党人士进入校园。
同时,绿营全面党控了多数媒体,无分昼夜,对他党进行尖锐的批判,并大肆贩卖「芒果干」,为自家营造声势。台湾的选举,以上几点向来都是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者也使得绿营稳稳站住了阵脚,蓝、白两党,甚难突破。
不过,绿营也同样有些劣势存在,那就是有关贪腐的施政阴影,挥之难去,所谓的「十大弊案」,早已让台湾民众痛心疾首,「政党轮替」的呼声,从未断绝,这就是一个最可能的大破口,也是蓝、白两党可以并力交攻的方向。
蓝营的基本盘略逊于绿营,且内部山头林立,心分力散,本是难以与绿营抗衡的,所幸地方实力犹在,掌握着较多的地方执政县市,且在内部已作了整合,韩国瑜、赵少康、王金平陆续加入,展现出空前未有的团结凝聚力,此所以声势渐起,已相差有限。
白营是新兴政党,尽管基层实力无法与蓝、绿相提并论,但因为柯文哲的群众魅力,却也在年轻族群及中间选民中拥有坚强的铁板支持者。而在空战方面,由于年轻义勇军的加入、KPTV的开播,更使其影响力透过网路,无远弗届地深入于人心,即此,虽「民调」明显落后,也未尝不具有左右大局的实力。
从目前的迹象看来,绿营仍然拥有难以撼动的优势,蓝、白两党却也未必完全没有希望,如蓝营所提出的「555免头期款买房专案」、「全面实施课后照顾」等政策,相较于一无对策的绿营,就颇能打动人心,可以有所斩获;而白营3分批蓝、7分打绿的策略,也能收到唤起民众对绿营的恶感;但是,两虎仍在相争,恐怕还是无法抵抗一旁张牙舞爪的毒龙。
2024的选战,蓝、白两党必须有个彻底的觉悟,那就是千万不能违背台湾60%以上希望绿营下台一鞠躬的民意,尽管蓝白未能整合成功,但「政党必须轮替」,却是两党最重要的使命,也应视作唯一的目标,必须「不合而和」,和衷共济,才有可能达成未来「联合政府」的理想。
两党应该放下成见私心,坐下来协商,针对台湾民众的需求,标举出「共同政见」,并集矢而攻,极力揭发绿营的「十大弊案」的猫腻,并强调未来勿枉勿纵的公平审判,以达到弊绝风清的成效。
蓝、白两党必须认清时势,唯有彼此谐和,力抗绿营,台湾未来的新政治文化才有实践的可能。在未来不到1个月的日子里,蓝白两党不要互扯后腿,也无须强调「弃谁保谁」,「保而不弃」才是王道,只要其中任何党派有上位的可能,才能够保护另外一党未来发展的空间。如果「一党独大」的政治生态不能有所改变,篮、白两党未来都不可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了。
(作者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退休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