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两岸需要善良的领导人(赵政岷)
总统蔡英文(左)与前总统马英九(右)。(合成图/资料照)
蔡总统过境美国与马前总统访陆同天返台,掀起了台湾新一波的两岸论述。马英九在大陆什么都敢讲,讲了4次中华民国、3次总统,似在实践「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主张,难得的是大陆也善意放纵,俨然《中华民国宪法》在两岸可以和平交流、沟通对话。但蔡总统在加州会晤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后,大陆的海警巡航、军事演习陆续而来,台湾再次被推向国际地缘政治斗争的惊涛骇浪中。
马英九行前大家叫骂,结果出乎意料的突破;蔡英文行前备受期待,结果在创造新纪录后,再次让台湾陷入危境。一来一往,不见得是因为事实如何进展,而是态度是否为善意能否被接受。
美国线上公司(AOL)和时代公司(Time Inc.)董事长法兰‧豪瑟,写下《柔韧:善良非软弱,坚强非霸道,成为职场中温柔且坚定的存在》一书,强调坚强与友善能够并存,和善地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是得到他人支持最好的方式。领导者要有同理心,把自己想要的与对方所要的东西做联结。
教导超过100万名学生的演说家也是课程设计师休士顿‧克拉夫特,写下《你的善良必须更有力量:勇气、耐性、同理心,深度善意是助人的王道》一书指出,我们常看到大量的行善标语,社群媒体上也有大量的长辈图劝大家随手做善事。但这些大量生产的「善良概念」,往往无法切中要点,甚至造成反效果。
他说现代人不喜欢「做善事」有三大原因,一是没有能力:不知道如何行善,缺乏表达善意的语汇,连赞美都不会。二是没有安全感:担心表达善意被拒绝、被耻笑。三是没有决心:不是举手之劳就不帮,或是找借口推托。因此,「深厚的善良」是一种技能,必须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才能具备。
前阵子为了斡旋乌克兰危机,欧洲各国动作频频。去年11月德国总理萧兹率团访问北京,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紧接著于12月初访问中国,西班牙总理桑杰士今年3月底访中,法国总统马克宏与欧联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也于4月接力造访北京。尽管美国领导的中西对抗似已成定局,但欧盟各国仍继续将中国视为合作伙伴,在气候变迁和卫生等议题上合作,甚至对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有所期待。
国家领袖出访本来就是个政治哲学,利弊得失关键在出访者与受访者的利益是否一致。但一时的利害都是短暂的,长远的关系则建立在是否出于善意基础。世界和平、地球永续都是国际共同的价值,两岸领导人与人民如果愈走愈远,愈来愈仇恨,全世界都不会有好日子过。制造「恶意螺旋」很容易,只要不顾苍生死活,但要扭转成「善意螺旋」,需要播下更多的善良种子。
不管是再送猫熊给台湾、开放陆生来台、恢复两岸旅游、加码农渔产贸易、鼓励中华文化交流等等,这些作为都是两岸人民欢迎的,但关键还是出乎领导人的一念之间:你是否善良?
(作者为时报出版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