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马英九访陆为美中台上保险(徐和谦)

前总统马英九(前一)率领参访团一行,2日前往国父孙中山先生故居参访。图为马英九行经故居内一堵墙,壁上写着「天下为公」。(马英九基金会提供)

前总统马英九二度访陆并将首赴北京,时值520赖清德就职之前、美国大选年起跑暨中国大陆力图全面重振高层对外交往之际。穿梭的身影照映在多重结构之中,马英九和大陆互动的信息和成果,也将穿透台湾内部一隅的政治,对区域和国际秩序动态注入显著的影响因子。

年初大选后,大陆迅速依据赖清德得票率未过半、在野党重掌立法院这两项结果,做出民进党「不能代表台湾主流民意」的定调,为有节制地应对台海后续情势,腾出回旋空间。3月间,在大陆「两会」之际,习近平又「下团」参加涉台色彩明显的民革等界别的会议,除重提「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外,还要求积极推动两岸科技、农业、人文、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虽然大陆机舰绕台等军事前沿的对台乃至对美施压和针锋相对的举措未减;但在陆方高举的交流与和平大蠹仍然树立的前提下,足见两岸离战火也并非只剩下一步之遥。

3月底,在集体会见美商领袖和政策学术界代表时,习近平抛出中国的改革不会停顿,开放不会止步,和大陆「正在谋画和实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等承诺,意欲稳定和持续吸引以美资为代表的外资入华之匠心颇深。而在4月2日,习近平与拜登的通话之中,陆方又提出在今年的大选背景下,希望中美关系以和为贵、以稳为重,「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与「不折腾、不挑事、不越界,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等期望,并重申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的「第一条」红线。拜登则回应美方重视台海持续保持和平稳定的基调。

在这一系列背景下,马英九的赴京,可以被视为除了民进党选民之外,台湾社会中约6成的「非独」民意的总代表,传递出和民进党主政者截然不同的维护两岸关系主张,和除了认为「中美将殊死斗争,台湾只能完全扈从于美国」以外的另一种世局想像。

而对正踌躇是否要加大或重启对陆投资力度的外资外商来说,其所犹豫者,除了法治、政策稳定性、内外资竞争公平性等大陆内部的营商环境因素外,另一主要忧虑层面,即为台海不生事的现状,有没有可能在未来短期内倾覆?倘若中美陷入直接交火或间接距离甚短的军事对峙甚或冲突,在陆外资是否需要面临俄乌战争爆发之际的「俄罗斯情境」?包括受西方政府的制裁压力,必须立即切断对陆商贸关系、撤出市场、被迫出售股权,甚至无力处理在陆境内资产遭当地政府处置等一系列损失。

而马英九此访和可期待的「马习会2.0」,不啻可为这些外资对华的地缘政治忧虑带来几许舒缓:一来使国际间更鲜明地聆听到台湾社会民意的多元声音;二来也让大陆有机会继续展现和台湾各界和平互动的能力,以及对台湾问题的战略耐心。

习近平在会见美商时曾言,中美关系应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台湾身处其间,同受美陆双方深刻影响,可谓牵动中美关系向稳还是向乱的敏感枢轴。而马英九此行,不只为两岸关系,也是为中美关系新上了一道避免压力过载的保险丝。(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