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平淡的国庆 闷烧的选战(张景为 )

112年国庆大会10日在总统府前举行,总统蔡英文致词。(赵双杰摄)

如果不是马英九在国庆前突然发难,怒呛蔡政府刻意将中华民国的国庆日变成「台湾国」的国庆日,等于是偷渡台独路线,因此拒绝出席今年国庆大会,爆出前总统抗议而缺席国庆的新闻,连带使得蓝营的主要政治人物通通不来,各自参加自己的国庆活动,今年的双十国庆恐怕气氛会更平淡无奇,而且全程四平八稳,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评论的爆点。

2023年的双十国庆有两个背景,一是蔡英文总统任内最后一次的国庆讲话。过去每任总统尤其是刚就任时,都会精心擘画提出能感动人心或开创视听的「政见」,也成为国内外检验、评析其未来掌理国政的重点;但这次可视为蔡的毕业典礼致词,几乎没有特殊的论述,不仅没有什么爆点或金句,连她背后文胆一向擅长的文青式感性措辞也收敛不少。

在外界最关注的两岸路线主张上,比起之前她都会提出的各种论述或新诠释,此次的表达尤显温和平实,却也毫无新意,几乎就是照本宣科、常识性的基本宣示。另一方面,任内最后一次国庆演讲,恰好也成了她总结政绩进行大内宣的最好机会,潜舰国造、婚姻平权法案、军公教年金改革是她摆在前三位的政绩,却也是大方向虽无误,实施内涵却充满争议的隐藏火药库;而她自我表彰的政绩对照洋洋洒洒的弊案纪录,更让人仿佛置身错乱的平行时空。

二是恰逢明年初改选总统与国会,马英九的抗议缺席与蓝营的跟进,当然也有选举的考量,结果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并未配合而仍然参加。蓝营这次超越统独、主动打起中华民国保卫战的效应能延续多久、多大,值得观察。

今年国庆主视觉的英文标语是「TAIWAN NATIONAL DAY」(台湾国庆日),蔡政府再度让「中华民国」被消失,这种现象早就是渐进式行之有年,因此民进党才会讥讽马英九反应过度;但马的反应也说得通,因为他连续两年都表达不满或规劝,直到第三年才终于发作。

事实上,在2019年国庆演讲所提出的「中华民国台湾」,正是蔡英文最自豪的「改国号」之举,而且硬是将中华民国的历史切掉了在大陆的38年,这是继民进党先是借壳中华民国,再绕弯、以英文偷渡台独后的另一偷天换日手法,更让她在今年国庆宣称「中华民国台湾已是主流共识」。

其实国民党对此早有论述,亦即「中华民国是我们的国家,台湾是我们的家」,对两者之间的认同热爱情理兼具、毫不矛盾,但如果明年的大选赖清德胜选,「务实的台独工作者」上位执政后,中华民国与台湾之间融合的天平必将更为倾斜,无论是「国家或家」都可能陷入更不可测的险境。

蔡英文堪称是民进党完全执政以来权力最大、无可节制,也是任内从个人到政府,各种贪腐弊案与疑案最多的总统。2024年以后也许就不关她的事,但台湾的未来与诸多弊案的真相,无疑地取决于这场闷烧的选战。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