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论广场》政治新贵 党同伐异(高毓安)

在司法的公平正义上,赖清德似乎都展现出「只有要不要,没有行不行」的最高宗旨。图为司法院。(图本报资料照)

别误会,这里所提及的新制,并不是指如交通、税务等制度革新。自民进党新潮流系拿下朝廷大位始,整个国家乃至社会氛围,逐步扭曲成唯「新」潮流为尊的「新」制,甚至是吾辈过去坚信会超脱政治、超然独立行使职权的领域,也在新潮流独断横行的碾压之下,被逐步侵蚀。

做为法治国家,百姓本仰仗法务与司法单位,能做到明察秋毫、惩恶扬善。然而,自2018年蔡政府时代,打着转型正义的时任促转会副主委张天钦,自封「东厂」,以公权力追杀特定候选人,到近日的高虹安案,凡是对案情有「推进」的法务及司法人员,鸡犬升天。有立委就揭露,高虹安近日因涉贪遭判刑,起诉的检察官在同天被选任为主任检察官,而全案总计有4位相关司法人员升官晋爵。

更甚者,当前高虹安案仅一审宣判,泛绿阵营就急于将其做为斗争素材,以中央厨房出菜,一条龙式的铺天盖地,本质上刻意忽视民意代表助理费等相关问题,长年的沉疴结构。

从张天钦当时的行政院长,到作为当朝总统,至少在司法的公平正义上,赖清德似乎都展现出「只有要不要,没有行不行」的最高宗旨,且无孔不入、毫无顾忌,甚至在国家基石面前,依然猖狂。

当朝「特别关照」高虹安案的相关法治公仆,顺朝廷者升,更是形同在向法治单位释放「招募讯号」的起手式。从今起,本该并肩平起,共同捍卫法曹高度的众司法官们,眼见此情此景,是否要考量于特定政治势力的钦点与否,而选边站?司法战士们之间的革命情谊,是否有可能开始被分门别类、党同伐异?

于此隐忧来看,赖清德执政之下,从政治团结、社会和谐,乃至于最得来不易的司法信任,毫无丁点珍视,为了特定寡头的政治私利,而让司法正义变得更难以获得人民的信任。

《美丽岛电子报》近日民调显示,台湾有51.5%的民众,对司法院15位大法官能超越党派、不受干涉独立行使职权有所疑虑,也就是说,目前社会上有超过半数的民众不相信大法官。网民们时常打趣「敌人就在本能寺」,当维护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司法也变得如此,台湾恐怕根本无须有什么外部威胁,光是内部虚耗,即足以拖垮市井生灵。

在司法极度不受信任的状况下,赖政府要如何能做到弭平社会对立、团结政治光谱、击破陈旧共业等重责大任?以跛脚之姿爬上大位的赖清德,执政尚未坐稳坐热,如果仍不深刻自省,终将被民意浪潮反噬。(作者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