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征兆恐40岁就浮现 医:4状况是警讯

注意力差、记忆衰退? 40岁起恐有失智前兆,医曝4老化征兆。(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我国今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老年人口攀升,医师指出,近年不少人提早老化,40几岁就开始出现认知衰退症状,临床4大指标包括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下降、判断力减弱及控制力不佳,进而影响各方面生活能力,建议中壮年平时就要进行专注力训练,从50岁开始抗老、防老、备老。

台安医院心身医学科暨精神科主治医师许正典及行动临床心理师林希陶,今日(15)举办《临床认证125个乐龄专注力游戏》 新书分享会。(李念庭摄)

台安医院心身医学科暨精神科主治医师许正典,及行动临床心理师林希陶,今日(15)举办《临床认证125个乐龄专注力游戏》 新书分享会,此书为国内第一本针对中壮年、高龄者的动脑游戏书,结合心智、认知、专注力的健脑游戏,有助提升记忆力,活化脑细胞、延缓老化。

研究指出,60岁以上长者注意力会逐渐变差,容易分心,而注意力缺失可运用心理学方法,以行为治疗与认知训练增进。我国将老人定义为65岁以上,但许正典表示,近年老化年纪提早,许多人40几岁就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症状,常怀疑自己是否失智。

许正典说明,临床上最明显症状,包括记忆力减退、专注力下降、判断力减弱及控制力不佳,出现此4大指标,就是认知衰退及精神老化的警讯,鼓励民众50岁起,就要开始抗老、防老、备老。

许正典解释,人逐渐老化,可能开始丢三落四、忘东忘西;原本能持续半小时专注力,可能只剩10~15分钟;判断力下降,也常导致很多老人因此被灌迷汤、诈骗上当;控制力不佳,则会影响情绪及行为,如情绪起伏大、行为不如以往稳重,或生理上产生改变,无法一觉到天亮、没有按时吃饭等。

林希陶表示,他和许正典医师自2008年起,撰写一系列注意力相关书籍,收到许多家长反映,家中长辈出现失智前兆,也需要这样的专注力训练。因此,2人从各种注意力认知游戏中,挑出基础知识较多的相关训练,选择「找错、唐诗、部首、镜像图、模仿画」等心智锻炼游戏,共计5大类别125个游戏,更适合已具高阶认知能力的大人。

林希陶说明,5大类别游戏中,「找错推理王」需要观察及归纳能力;「部首大作战」需要语意记忆、思考流畅度及认知弹性;「镜像博物馆」考验对视觉细节搜寻比对的注意力转换及持续度;「超级点阵图」需要掌握整体图案及线条间的相互关联,还要有视动协调运笔的能力;「唐诗走迷宫」则需要找出合理语词、考验能否完整正确回忆。

许正典呼吁,长辈可以先从每天10分钟开始,至多30分钟,一般约3~6个月,注意力会有所改善。他也提醒,游戏进行中要适时给予自己或长辈肯定及鼓励。借由课程设计,让长者找回专注力、组织力、判断力和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