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论坛》解严谈到健康 柯文哲:人民需求才是政府目标

◎采访:周佩虹、陈家祥、徐政璿 ◎摄影谢婷婷

特派记者陈家祥/上海报导

台北市海双城论坛2日登场台北市柯文致词时再度提及今年新提出的第4个互相「互相谅解」,强调两岸要打破对立并非不可能;接着才提及这次论坛的主题「健康城市」,强调两市市长不只要关注民众目前的生活,还要为了下一代的永续发展着想。柯文哲举禁用一次性餐具政策为例,一开始大家觉得很麻烦、不方便,自己也因此饱受责难,但现在推动成果良好,「所以只要有决心,没有做不到的事。」

▲柯文哲、应勇。(图/记者陈家祥摄)

▼上海市长应勇。(图/记者陈家祥摄)

以下为致词全文

应勇市长、各位贵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安,大家好。

1987年7月15日台湾宣布解除戒严,10月15日宣布一般民众可赴大陆探亲,12月1日,第一批探亲的民众启程前往大陆。今年2017年正是台湾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30周年。1987年以前,台湾对大陆是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 1987年台湾开放了民众赴大陆探亲,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和解的第一步。从这个时刻开始,两岸从完全隔离开始互动交流,终于有机会「互相认识,互相了解。」

1987年10月15日台湾宣布开放探亲,第二天,大陆就发布《关于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几个月后大陆公布《关于不再追溯去台人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犯罪行为的公告》,不让历史责任由人民承担。过去30年两岸的交流证明了两件事,一,人民的需求才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人民的利益才是政府努力的目标。二,打破两岸的对立,不是不可能,但必须双方都努力,「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甚至互相谅解」。

两岸关系是影响台湾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如果以人民的福祉为目标,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加强两岸交流合作,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共同追求两岸人民更美好之未来,现在面临的一些僵局是可以克服的。对任何市长来说,不只是关切市民现在生活过得如何?还需要作出对下一代负责任且永续的选择,这也跟我们这次今年双城论坛讨论的主题「健康城市」有很大的关系。

我是医生,很清楚没有健康,就没有幸福,也没有发展。那么什么是健康城布?第一,人要健康。两个城市都面临高龄社会挑战,所以我们从卫生及社会两方面看长照议题。第二,环境要健康。你喝的水,呼吸的空气、生活的土地要健康,所以我们在环保分论坛讨论城市的水跟空气污染问题,也包括pm2.5的问题。从去年四月起台北市政府禁止政府机关与学校使用一次性的免洗餐具,希望纸张塑胶垃圾可以减量,台北市政府这个6000人的办公大楼内不能使用纸盒便当、塑胶瓶装水,不能用纸杯外卖饮料。因为不方便,一开始我也被很多人批评。但一年下来,纸容器垃圾减少80%,塑胶容器垃圾减少75%。这些数字表示「对的事就要坚持下去」。

上海也在挑战城市绿化覆盖率,目前已达37%,所以只要有决心,没有做不到的事。我常讲,面对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诚实面对遇到的困难就是我们的信念。「公开透明」也是我们的信念,把问题的真相公开往往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像台北市的液化土壤问题我们就把数值完全公开在市府网站。此外,台北也能虚心学习,面对数位时代的挑战,电子商务上海就比我们进步,台北市这次就要来学习电子商务,最近我们也要组团来学习大陆的物流

让人民生活得更好,不只是台北上海的问题而已,这已经是全球城市共同面对的挑战。城市间互相学习互相合作,能有效改善市民的生活,这才是我们台北上海城市论坛持续办理的目的,让人民的生活因为合作而更美好。我认为政治不复杂,就是落实在市民食衣住行每天的生活而已。

台北跟上海都是移民城市,目前在台北有上万名的大陆学生、3万多名的大陆配偶,每年还有几百万的陆客商务人士,当我去帮台湾陆生篮球赛开球、或参加陆配台语毕业典礼,我把他们当作我的市民,我的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在台北生活幸福快乐。上海也有几十万台湾人在此经商、求学,长期生活在这里,每年来上海短期观光访问的人更多,相信上海也会把他们当作市民来照顾,让他们在这里生活幸福快乐。

我希望台北和上海永远是开放进步的城市,不论是台北的朋友到上海,或者上海的朋友来台北,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友谊与善意,让每个人都成为双城更开放、更进步的动力。

谢谢大家!